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亿万到零-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6年4月24日,八佰伴国际集团宣布将其总部迁往上海。翌日,伊藤洋华堂宣布与伊藤忠商事联手,在中国内地大中城市设立超级市场连锁店。首期计划将于1998年在北京开设三个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中方合资者是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第1号店投资约1亿美元,营业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日本超市之王大荣集团,1995年10月在天津开设了第1号店,第2号店于1997年在津开张。中内功还计划在上海开设“大荣—24小时便利后”系列,这种店皆属小型,可在大型店的剩余空间发展。
  佳世客集团在上海、广州的分店均在1996年开张;同年,西友百货在北京郊外开设了中国首家分店;日本百货十强之一的日井(又译日吉宣)计划登陆大连。
  立足香港的吉之岛集团于1995年开始部署内地业务,计划1996年7月在广州开设首家分店,第2号店设在上海,第3号店设在青岛。
  以日资为主力军的外资财团,均看好前景无量的中国内地市场。然而,中国内地还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群。据1996年7月号的《FORBES》杂志报道,在上海开业的26家外资百货公司,有17家亏本。
  除商品的档次高、价位高等因素外,先期投资大、外籍人员开支高等,也是亏本的重要原因。内地顾客认为外资商店“赚钱好狠”,其实它们已把利润压到最低限度,甚至赔本出售。
  日本企业的一贯战术,是先占领市场,市场占稳了,再慢慢进入盈利阶段。因此,尽管它们都知道中国内地大城市的消费水平仍比较低,仍然提前入市抢占市场。从投资到盈利,有一段较漫长的时期,这就要求有雄厚的财力支撑下来。
  日本商业界普遍认为,大荣、伊藤洋华堂等不会有大问题。但认为八佰伴如此不计财力冒进扩张,势必把整个集团拖垮——至1997年中期,八佰伴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已达3。5亿美元!
  多位驻香港的日本记者采访和田一夫时,听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有风险才有利益,风险越大利益越大!”
  此话没错。但是,总是设想美好、心想事成的和田一夫,他所设想的风险结果是获得巨大利益。他不去设想风险还有另一种结果,就是灭顶之灾。
  第二十章 盛极而衰 欲弃香港寻突围
  香港的日资百货由盛转衰,原先日资百货风头最劲的八佰伴,如陷进泥淖的大鳖。连年亏损,缩小营业面积,出售资产,连象征“香港信心”的会展中心总部写字楼和“天比高”也易手他人。1996年八佰伴迁移上海,透露出和田一夫对香港的基业丧失信心,八佰伴集团摇摇欲坠!
  和田一夫如是说
  运气的好坏不是绝对的迷信。这是一种心理动向。有些人好运期很长,也有些人长时间都困在坏的运程上挣扎。要越过受恶运支配的困境,得凭个人的智慧判断,克服被内心意识的支配,并反而支配内在意识,形成好运趋势,幸运就到你眼前,财富也会跟着而来。
  香港日资百货极盛的标志,是1989年西友收购老牌香港永安百货公司4成的股权;而全面衰退,则以1995年部分日资百货结业为起点,到1996年迪生收购香港西武的8成股权,日资的颓势更是不可逆转。
  9O年代是香港百货业的艰难岁月。原因有这几方面:香港在90年代进入经济低增长期,近几年来经济增长(扣除通货膨胀)均在6%以下,市民的消费水平提升缓慢。
  香港地价租价始终高企不下,令商家不堪重负。据1996年底迈领物业顾问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在国际前五个以零售业著名的城市中,以香港的商铺租价列全球之冠。香港最有代表性的商业街铜锣湾,商铺租价平均每平方米为8100美元,比排世界第二位的纽约第五街高出一倍。世界闻名的商业街巴黎AvenueDechampsElysees排第4位、东京的银座排第10位、伦敦邦顿街排第11位,上海南京路也榜上有名,排13位。
  八佰伴在香港的商铺基本在新市镇,租价较低,但与黄金地段的客流量和营业额,往往是不成比例的。
  香港百货业全面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严重饱和。
  据1988年的官方数据,香港共有大百货店9973家,其中综合性的大型店有近200家。进入90年代,商铺数目则始终保持及万家以上。百货店分为店员销售和顾客自选两大系列,无论哪一种,都已饱和。无论老城区和新市镇,相对客源来说,商铺都拥挤不堪。
  有人这样比喻,店铺密得连针都难插进,但是,仍不断有人往里打钢钎。1995年,香港经济界人士,把零售业宣判为四大“死亡行业”之一,仍不时有同业人士闻之如丧钟的开业锣鼓鸣响。
  香港整个零售业不景气始于1994年,一些所谓的盈利企业,大部分盈利不是来自核心业务,而是出售物业等非核心业务的进项。1996年下半年,受纽约股市上扬的影响,香港股市也一派兴旺。从年底起,零售业也出现复苏景象。但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零售业仍在困境中挣扎。1997年首9个月,零售业总销售额货值1766亿港元,比上年增长7。5%,剔除通货膨胀率5。9%,实际增长只有1。6%。若计零售业中的百货业,情况更令人担忧,首9个月比上年同期只增长了0。87%,还不到1%。
  是年下半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股市持续下挫,总市值损失2—3成。股市萧条,直接影响市民的消费水平。因此,香港百货业要走出困境,还有漫长的路程。
  香港的百货业分华资、英资、中资、日资四大阵容。
  华资两家最老资格的永安、先施已显老态龙钟,数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永安情况最令股东担心,永安曾于1989年引进日资,将4成股权售予西友百货,暂得安宁。其后永安难安,1994年营业亏损3400万港元,到1995年增至1。29亿港元。1996年永安将旺角的一家百货店结业。另一家者牌的华资瑞兴百货,1996年2月底的年度亏损较上年增加一倍,为1100万港元。
  华资中,成绩骄人的是长实黄埔系的百佳超级市场(原属英资),至1997年6月,店铺数目已达170家。该集团多以中小型店为主,店址多靠居民区,经营状况一直良好。对于香港零售业的现状,其母公司屈臣氏发言人表示出担忧,声称超级市场七八十年代的好日子一去不再重返。
  相对英资在其他领域的衰败之势,英资百货难得地在残酷的竞争中,保持稳健的姿态。
  英资百货主要是惠康、连卡佛、天祥、马莎等几家。惠康属恰和系牛奶国际,是香港拥有网点最多的超级市场集团,1997年分店数达210家,以中小型店为主,经营范围主要在城区。除惠康外,信和自己还拥有“7—11”便利后系列,分店数近300家。
  马莎是英国著名的全球性百货集团,在香港零售业谈风萧瑟之对,马莎仍逆市而上,业务稳步增长。1996年1月26日《东方日报》称:“马莎百货在港分店已增至8家,总楼面达11万英尺。公司发言人曾透露,预计到2000年,分店总数将为现时的两倍,由此可见,马莎在香港百货市场的势头正与日俱增,足可媲美过往日资百货公司的地位。”
  连卡佛是香港最老资格的百货公司,1985年随母公司会德丰一道被华资包玉刚集团收购。但连卡佛本身却无变化,并未因为控股权在华资而淡化英资色彩。该集团始终保持了高档、精品、名牌的特色。
  香港四大百货资本,数英资状况比较好。绝大部分英资商家仍表示,在香港发展步履维难,能保持现状就是胜利。计划增设分店的马莎百货,亦是小心翼翼,绝不作冒进之举。
  中资百货均由内地的国营企业在港经营,是广义上的国货公司,货源来自内地,以其价廉而受到下层香港居民的欢迎。70年代是国货的黄金时代,有中国国货、大华、裕华、中艺、中侨、新中华、新华等几十家,店铺130多间。当时内地物质紧张,连火柴、香烟、肥皂等都要限制供应。国货公司推出“香港付款,内地提货”的举措,方便了回内地探亲的香港同胞和途经香港回国的海外华侨,生意兴隆,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80年代,内地商品日益丰富起来,加上香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国货的地位一落千丈。到1988年,国货在港的分店数剩下50多间,风光不再。90年代的国货公司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一是店铺面积扩大,二是引进洋货。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货店仍感不支。1996年2月,中联国货位于整湾的一家大型店关闭。1997年是国货公司的灾难年,先后结业的有:中侨国货在旺角和油麻地的2家大型店;中国国货荃湾百货店;中建国货深水措百货店。据1997年10月传出的消息,中都国货已宣布于1998年3月,将元朗的店结业;东江国货公司也宣布1998年3月,将屯门店结业。
  中资在超级市场行业,取得一定的成效。较大的有华润集团所属的华润超市连锁店,内地主管部门是国家对外经贸部;另一家是广南连锁店,母公司是广东省政府驻港商业机构粤海集团。
  香港的零售业中,中资以经销鲜活食品在市场占有优势,地位举足轻重。
  日资百货在全盛时分店数为26间,因都是大型店,加上地理服务等优势,在上万间的香港百货店中,市场占有率竟高达3—4成。
  但近年来盈利普遍不理想。
  最好的要数吉之岛,它是在推出严格控制成本奏效后,才在94。“95财政年度录得1880万港元纯利,盈利率达3。6%,成为香港日资的异数。
  但很多百货同行对吉之岛的营业利润提出质疑,吉之岛是将铺面柜台出租,靠做二房东坐收渔利。
  1995年12月24日《香港商报》刊出“日资百货公司在港盛极而衰?”一文,对日资的衰退作了探讨:“日资百货30年来蜂拥进军香港市场,逛日资百货店已经成为香港人日常生活的消闲娱乐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日资百货店近期时有传出结业或收缩营业面积等消息,这意味着是日资百货店的没落,还是反映本地消费力奇差?”
  文章引用一位日资商界人士的话说:“日资百货店业务萎缩的表面因素是本地经济放缓,消费力疲弱、租金上涨速度惊人及薪金水平高企,但内在的因素却是日本经济疲不能兴,今日资在全球拓展的业务都呈现萎缩,百货业亦不能例外,日资百货业在香港呈萎缩并非独立事件。”
  日资百货衰落的主要事件有:1995年5月,三越百货关闭九龙尖沙咀的分店,该店面积7800平方米,员工230名。三越尖沙咀分店开张于1988年,但到旧租约届满,业主见盈利不错,便趁机提高3倍租价,三越续约唯有亏损这条路,无奈只有结业,仅剩铜锣湾的一间分店。
  最早登陆香港的日资百货大丸铜锣湾店,因盈利持续下落,于1995年将营业面积缩小到1  平方米。
  伊势丹百货于1995年12月关闭严重亏损的香港仔分店。紧接着在1996年元月关掉了2500平方米的尖沙咀分店,原因是伊势丹嫌其面积太小,无法展开综合性经营,已造成了2年的赤字。这样,伊势丹算全线撤出香港。
  崇光在港拥有自己的物业,不受租价上涨之累。但集团在日本国内大做地产,而地价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