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广记-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即应声报云:“法师以弟子声高而身小,何不以声而补身。法师眼深而鼻长,何不截鼻而补眼。”众皆惊异,起立大笑。
  是时暑月,法师左手把如意,右手摇扇。众笑声未定,法师又思量答语:以所摇扇,掩面低头。儿又大声语云:“团圆形如满月,不藏顾兔,翻掩雄狐。”众大笑。法师即去扇,以如意指麾,别送问,并语未得尽,忽如意头落。儿即起谓法师曰:“如意既折,义锋亦摧。”
  即于座前,长揖而去。此僧既怒且惭,更无以应,无不惊叹称笑。(出《启颜录》)
  隋朝时,有个通晓《佛经》经、律、论三藏的僧人,他的父亲原本是个胡人。这位僧人虽然生长在中国,相貌举止还是像胡人。他德行功业特别高,还具有敏捷的思维,擅长辩讲。一次,这位三藏僧人在四月八日这天设置斋会,讲说佛法。那天,朝中的文武官员,以及普通市民、僧人,前来听讲的有一千多人。在这位僧人讲法时,大德高僧及朝中的官员,前后有十多人跟他争论,都是能言善辩的人。尽管提出的问题都很难,这位三藏法师却都能立即回答,而且讲述的道理无穷无尽。最后,有个姓赵的小孩,年仅十三岁,从人群里站起来跟三藏僧人问答。三藏僧人敏捷的辩才既然已经超过刚才那些参与议论的人,况且这些人都是修养极高、德高望重的老臣。忽然间冒出个小孩要跟这位胡人和尚辩谈,在场的众人都惊怪好笑。然而这位赵小孩神情很是镇静,一点也不怯场。坐下后,便大声问这位高僧:“从前来的一些野胡和尚来讲经说法都有经文,不知你这位胡和尚讲的这些出自什么经典?”胡人和尚说:“这个小孩声音高而身子矮小,怎么不用声高来补身短呢?”赵小孩马上应声说:“你这位和尚认为我声高身子矮小,为什么不用声音来补身矮。那么,我问你:法师你眼窝深而鼻子长,为什么不将鼻子截下一段补在眼窝上呢?”在场的人们听后都异常震惊,站起身来大笑不止。当时正值伏天盛暑,三藏法师左手挥着一只如意,右手摇着一柄团扇。大家的笑声没有住下来,三藏法师边思考如何回答赵小孩刚才的戏谑边摇着扇子,掩面低头地站在那儿,赵小孩又大声说道:“团扇的形状宛如一轮满月,没有藏着左右顾盼的玉免,却遮掩着一只雄狐(按:谐音‘胡’。)。”“哄!”斋会上又暴发出一阵大笑声。
  三藏胡僧听了后,忙收起团扇,左手举起如意指向别处,跟另外人搭话。还没等他们把话说完,不料他手中如意的脑袋掉下来了。赵小孩随即站起身对胡僧说:“你手中的如意已经断了,你议论的话题也接不上稔了,咱们就对辩到这里吧。”说着,走到胡僧座位前面,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离去。这位三藏胡僧既恼怒又羞愧,更没有什么话可说。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惊讶、赞叹、称道这个年仅十三岁的赵小孩,而又觉得好笑。
  长孙无忌
  唐太宗宴近臣,戏以嘲谑。赵公长孙无忌,嘲欧阳询曰:“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
  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询应曰:”缩(缩原作索,据明抄本改。)头连背煖,偅蔽范呛V灰蛐幕旎欤悦嫱磐拧!暗哿踩菰唬骸迸费粞昶癫晃坊屎笪牛怨⒒屎笾忠病!埃ǔ觥豆蛹恰罚
  唐太宗设宴招待跟他关系亲近密切的朝臣们,席间,互相戏谑调笑。赵国公长孙无忌嘲谑欧阳询说:“举起胳膊是个‘山’字,放下胳膊又将脑袋埋藏在肩腋中(按:这两句说的意思都是猴子经常做的动作),哪家王朝的麒麟阁(按:汉朝开国初时造麒麟阁,阁上绘画着功臣们的画像)上,画着这样一只猕猴?”欧阳询听后应声说:“缩着脑袋使脊背温暖,带着兜肚是怕肚子寒冷受病。只因为你心中浑浑噩噩,所以你脸上才表现出忧苦不安。”唐太宗听了后,严肃地说:“欧阳询,你就不怕皇后知道吗?”赵国公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
  任 环
  唐管国公任环酷怕妻。太宗以功赐二侍子,环拜谢,不敢以归。太宗召其妻,赐酒。谓之曰:“妇人妒忌,合当七出。若能改行无妒,则无饮此酒。不尔,可饮之。”曰:“妾不能改妒,请饮酒。”遂饮之。比醉归。与其家死诀。其实非鸩也,既不死。他日,杜正伦讥弄环。环曰:“妇当怕者三,初娶之时,端居若菩萨,岂有人不怕菩萨耶。既长生男女,如养儿大虫,岂有人不怕大虫耶。年老面皱,如鸠盘荼鬼,岂有人不怕鬼耶。以此怕妇,亦何怪焉。”闻者欢喜。(出《御史台记》)
  唐朝的管国公任环特别惧怕老婆。唐太宗因为他有功劳,赏赐给他两名侍妾,任环跪拜辞谢,不敢将她们带回家中。唐太宗召见任环的妻子,赏赐给她御酒,说:“作为一个女人,性情妒忌,是在被休回家中的七条缘由之中的。如果你能改正不再妒忌,就可以不饮这杯酒;不然,就将它喝下去。”任环的妻子说:“我不能改正妒忌,情愿饮下这杯御酒。”
  于是,任环妻子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醉着回到家中,跟家里人痛哭流涕地告别。其实,任环妻子喝的不是毒药酒,并没有死。日后,杜正伦用这件事来讥讽戏弄任环。任环说:“老婆有三个时期让你惧怕她。刚结婚时,她端坐在洞房中象尊菩萨。难道有人不怕菩萨吗?时间长了,生了子女,又象护犊的老虎。难道有人不怕老虎吗?待到年老时,脸上打皱象佛经上说的吸人精气的冬瓜鬼。难道有人不怕鬼吗?因为这些惧怕老婆,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听的人,都欢呼雀跃,连连叫好。
  李 绩
  曹(明抄本“曹”作“唐”)左司郎中封道弘,身形长大,而臀甚阔。道弘将入阁奏事,英公李绩在后,谓道弘曰:“封道弘,你臀斟酌坐得即休,何须尔许大。”(出《启颜录》)
  唐朝人(按:用明抄本。)左司郎中封道弘,身体长的又高又大,臀部肥胖。封道弘要去内阁谈公事,英国公李绩走在他身后,说:“封道弘,你的屁股估量着长到能坐下休息就行了,何必这么肥大啊!”
  李 荣
  唐有僧法轨,形容短小。于寺开讲,李荣往共论议。往复数番。僧有旧作诗《詠荣》,于高座上诵之云:“姓李应须李,言荣又不荣。”此僧未及得道下句,李荣应声接曰:“身长三尺半,头毛犹未生。”四座欢喜,伏其辩捷。(出《启颜录》)
  唐朝时,有个叫法轨的僧人,身形矮小,法轨在寺内讲授佛经,李荣前去跟他一块儿讨论。去了几次后,法轨僧人曾写过一首歌咏李荣的诗,在讲坛上当着李荣的面背诵:“姓李应须李,说荣又不荣……还没等法轨僧人诵出下两句,李荣在下面应声接上说:”身体只有三尺半那么高,头上的毛还没有长出来呢!“在座的人欢呼雀跃,都佩服李荣的敏捷与机辩。
  卷第249 诙谐五卷第二百四十九
  诙谐五
  令狐德棻 崔行功 边仁表 辛郁 尹君 裴玄本 长孙玄同 王福畤 许敬宗
  高崔嵬 元晋 赵谦光 沈佺期 崔日用 裴谈 李镇恶 卢广 松寿 封抱一
  尹神童令狐德棻
  唐赵元楷与令狐德棻从驾至陕。元楷召德棻河边观砥柱,德棻不去,遂独行。及还,德棻曰:“砥柱共公作何语。”答曰:“砥柱附参承公。”德棻应声曰:“石不能言,物或凭焉。”时群公以为佳对。(出《启颜录》)
  唐朝时,赵元楷和令狐德棻陪同皇帝出巡到陕。赵元楷召呼令狐德棻一块儿去黄河边观看位于河中间急流处的砥柱石,令狐德棻没有去。待到赵元楷回来后,令狐德棻问他:“砥柱石跟你都说了些什么啊?”赵元楷回答说:“砥柱石让我给你捎个信,他愿意参见侍奉你。”令狐德棻应声说:“石头不会说话,可捎来什么信物作凭证吗?”当时跟随皇上同去的其他官员们,认为这是很幽默的对答。
  崔行功
  唐崔行功与敬播相逐。播带榈木霸刀子,行功问播云:“此是何木。”播对曰:“是栟榈木。”行功曰:“唯问刀子,不问佩人。”(出《启颜录》)
  唐朝人崔行功与敬播,互相竞争着戏谑对方。敬播佩带一把榈木把佩刀,崔行功问:“这刀把是什么木头的?”敬播回答说“是棕榈木的。”崔行功说:“我只问刀子,谁问你这个佩带刀子的人了呢?”
  边仁表
  唐四门助教弘绰与弟子边仁表论议。弘绰义理将屈,乃高声大怒。表遂报曰:“先生闻义即怒,岂曰弘,是事皆弘。”弘又报云:“我姓即曰弘。”边又应声曰:“先生虽曰弘,义终不绰。”座下大笑,弘竟被屈而归。(出《启颜录》)
  唐朝人四门学馆的助教弘绰,跟学生边仁表辩论。弘绰眼看就要理屈词穷了,于是就高声发火地喊。边仁表立即回报说:“先生听到道理就发火,怎么能叫‘弘’呢?”弘绰也回敬道:“我的姓即是弘,不论在什么事情上都‘弘’。”边仁表又马上回报说:“先生虽然姓弘,但是道理终归不宽绰!”在座的学生听了后都大笑不止,弘绰被说得理屈词穷地走了。
  辛 郁
  唐辛郁,管城人也,旧名太公。弱冠,遭太宗于行所。问何人,曰:“辛太公。”太宗曰:“何如旧太公。”郁曰:“旧太公,八十始遇文王。臣今适年十八,已遇陛下。过之远矣。”太宗悦,命直中书。(出《御史台记》)
  唐朝人辛郁,管城人,从前名叫太公。刚刚到二十岁的年龄,在皇上的行宫附近遇到了唐太宗。唐太宗问:“你叫什么名字?”辛郁回答说:“我叫辛太公。”唐太宗说:“跟旧太公比如何?”辛郁回答说:“旧太公,年八十得遇周文王。我今年才十八岁,就遇见了皇上,比旧太公强远去了。”唐太宗听了非常高兴,让人将辛郁安置在中书省。
  尹 君
  唐杨纂。华阴人也,累迁雍州长史,吏部尚书。纂之在雍州,司法参军尹君尝任坊州司户。省符科杜若,尹君判申曰:“坊州本无杜若,天下共知。省符忽有此科,应由读谢眺诗误。华省曹郎如此判事,不畏二十八宿向下笑人。”由是知名。及雍州司法时,有胡盗金城坊者。纂判:“京城诸胡尽禁问。”尹君不同之曰:“贼出万端,诈伪非一。亦有胡着汉帽,汉着胡靴。亦须汉里兼求,不可胡中直觅。请西市胡禁,余请不问。”纂怒不同判。遽命笔,复沉吟少选,乃判曰:“纂输一筹,余依。”太宗闻而笑曰:“朕用杨纂,闻义伏输一筹,朕伏得几筹。”(出《御史台记》)
  唐朝杨纂,华阴人,为官连续升迁雍州长史、吏部尚书。杨纂任雍州长史时,属下有个主管刑法的参军叫尹君,曾一度任坊州主管民户的官吏。当时,尚书省下达命令让坊册征收杜若税,尹君在这份命令上签署意见说:“坊州原本就不出产杜若,天下人都知道。尚书省下达的命令里忽然征收这门税,是由读晋朝人谢眺的诗造成的误会。尚书省的官吏们这样决断事情,不怕上天的二十八宿耻笑吗?”尹君由于这件事而闻名。尹君任雍州司法参军主管刑法时,有胡人偷盗金城店铺。杨纂批示说:“将京城所有的胡人都监禁起来加以审问。”
  尹君不同意杨纂的这个批示,另外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