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面那乘四人小轿经过汪孚林身前的时候,他只看到窗帘亦是微微一动,仿佛有人透过缝隙悄悄打量自己,他突然有意捉弄,回了个大大的笑容。见那窗帘立刻闭合得严丝合缝,也不知道里头人是否看见了,但里头隐约传来年轻女子说话的声音,显然不是一人在内。他也没有放在心上,等人过去便对轿夫打了个招呼,坐上滑竿和那一行人相反的方向离开,心里却寻思了起来。
  他却不是琢磨许家的态度。许家如今对他这般客气,兴许有长姐会做人的缘故,可归根结底还是他洗清了名声,又在歙县士林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问题在于,歙县衙门户房那新任赵司吏,凭什么就敢佥派他那不在家里的父亲为粮长?
  在府城一家糕饼铺子盘桓了一会儿,又从东边的德胜门和外门进了歙县县城,汪孚林却没有先去马家客栈和金宝秋枫会合,而是从县前街来到了县衙,投帖求见歙县令叶钧耀,打算借此投石问路。
  反正在别人看来他也就十四岁,固然之前得了点名声,冒失冲动才是天性,那么受了委屈找知县老爷叫撞天屈,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门子看了他的帖子后,就客客气气地双手奉还道:“原来是汪小相公,您来得实在是不巧了,堂尊午后就去了徽州府衙,直到现在也还没回来。若是您实在是急,小的帮您先递进去,兴许堂尊回头看见之后,就会召见。”
  话虽说得恭敬有礼,那中年门子眼神却有些飘忽。汪孚林知道这是索要门包,却假装不知。直到身边一个轿夫上来低声提醒了一句,他才犹犹豫豫从钱袋子里摸出十几文钱来。见此情景,那门子顿时皮笑肉不笑地伸手接了,瞄了一眼后随手揣在怀里,拿着帖子点了点头。
  “汪小相公放心,小的一定送进去。”
  等汪孚林上了滑竿远去,那中年门子方才不屑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冷着脸讥嘲道:“考了个秀才就以为了不得了?十几文钱就打发我,以为我是叫花子!什么玩意,靠你这点子出息,老子就喝西北风去了!”
  他刚刚将那名帖扔在地上,县衙里头正好出来一个中年人,正是壮班班头赵五爷。赵五爷一见门子这举动,就知道又是哪家投帖时不塞足门包,当即似笑非笑地问道:“老徐,刚刚来的是谁?”
  门子老徐闻声回头,见出来的是这位,刚刚还一脸阴沉的他赶紧打叠了全副笑脸。门子是重役,三班衙役也是重役,但工钱却不同。门子一年统共工钱就二两银子,远少于三班衙役,但门包却油水多。可赵五爷这等不但在编制内,而且还是头头的角色,他就不敢得罪了。既然人家已经看到了这一幕,他立刻添油加醋说了汪孚林的小气,却没想到赵五爷盯着他看了一会,突然上前去把名帖捡了起来,他登时有些面子下不来。
  赵五爷随手翻开名帖,见上头果然署名是学生汪孚林百拜,中间还夹着一张纸片,他拿起来一看,顿时笑了。见老徐脸色晦暗地站在那里,他随手合上了这名帖,却将那纸片先递了过去:“自己看看,你险些随手丢了半两银子。”
  “咦?”老徐闻言一愣,待接过来一看,见是府城最有名那家糕饼铺子今年新推出来的饼券,他登时面色尴尬,眼见赵五爷笑着又递回了名帖,他赶紧收了,嘴里却嘟囔道,“真是秀才相公,哪那么多名堂?这东西哪有银钱实惠!”
  赵五爷心里同样是这么想的——到底是秀才相公,送个门包还扭扭捏捏,险些就浪费了钱!


第三十一章 夏税的猫腻
  汪孚林知道自己这拐弯抹角的兴许会白折腾浪费钱,甚至可能根本见不到叶县尊,但不论人家是发现了,还是没发现门包的奥妙,都会觉得他是一个运气好,有点小才,但在人情世故方面很不着调的小秀才,这样的印象经人之口传到那位户房新任赵司吏耳中,就会形成一种固化思维。在没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的情况下,这种轻视是很有利的。
  不过此时此刻他已经暂时将这个抛在了脑后。他到了马家客栈,第一眼看到的除了金宝和秋枫,还有满脸堆笑的掌柜,竟是还多了一对完全意料之外的主仆。
  那一回那顿竹笋烤肉可是很不轻啊,程大公子那尊臀上的伤竟是已经养好了?
  只不过,当看到程乃轩一瘸一拐迎上来时,他立刻知道这家伙是强撑的。无论之前有过什么乱七八糟的恩怨,但这时候,他的心里还是有一丝小小的感动,连忙快步上前,眼睛却看向了一旁那掌柜:“看来我下次真是要换地方住了,我还没到,通风报信的人就把程兄你招来了!”
  “上次你走的时候我下不了地,这次正好爹不在家,我怎么也得来给双木你接风洗尘吧?”嘴里这么说,可似乎是动作太猛牵动了伤口,程大公子的脸上肌肉又纠结在了一起。见汪孚林的脸上赫然又好气又好笑,他便不自然地说道,“都是上次爹下手太狠,还让你看了笑话。”
  “伤没好就别出来,还有你,墨香,就不知道拦着一点,不怕回头程老爷也给你一顿家法?”
  墨香从前和汪孚林见过几次,可总觉得这位从前和少爷每每名次紧挨着的小秀才越来越不一样了。此刻眼睛一瞪的感觉,更是让他想起了程老爷。于是,他赶紧上去搀扶了自家少爷一把,有些无奈地低声解释道:“我哪拦得住少爷。他也不知道打哪听说了点什么,硬是要亲自来。”
  “不是打哪听说,是从我爹那偷听到的。”程乃轩突然把声音压得极低,满脸认真地说,“到房里说话吧。”
  小半个时辰后,当汪孚林把程乃轩送走之后,心里已经把这家伙定位为很靠得住的损友——不是论语上那打成有害类别的损友,而是那种搞怪胡闹,关键时刻却很靠得住的损友。若不是这一位亲自跑来通风报信,恐怕他要打探明白那所谓夏税两个字的意义,还得费一番大工夫!
  原来,徽州一府六县的夏税数额,从洪武十四年制定之后,几乎一成不变地沿用到现在,号称祖制。徽州六县夏税征的都是麦,这其中,唯有歙县在麦子之外,还多出了八千余匹丝绢,三百余斤茶。茶也就算了,虽说祁门的茶叶比歙县有名,好歹数量有限,可这数千匹丝绢却非同小可,而且如今并非征收实物,不知打何时开始,一直都通过折银来征收,每年要交六千余两银子。
  但要知道,据说即便是浙江这样的大省,一整个省的丝绢夏税加起来,都还不如歙县单独一个县高!据说,当年这笔丝绢税为什么征收有各种乱七八糟的说法,完全是一笔糊涂账。
  所以,年初就有新安卫人帅嘉谟陈情徽州府,认为这沿袭了百多年的丝绢夏税不合理,要求将这笔庞大赋税均摊到徽州六县。虽则那时候因为各县主司丁忧的丁忧,上京朝请的上京朝请,事情就算含含糊糊过去了,可歙县这边一直不服,五县那边生怕这边再有人闹将起来,两边就这么僵持上了。
  毕竟,一年六千余两,这么多年下来至少就是几十万两!
  至于这件事和汪孚林有什么关系,程乃轩没有能够从程老爷那里偷听到,也许是因为根本就只是遭了池鱼之殃,也许是别人故意疯狂打击报复,也许只是单纯的五县和歙县意气之争……但隐隐约约的,汪孚林觉得程老爷那样的精明人,不至于被程乃轩偷听成功,仿佛更像是其通过程乃轩告诉自己的。
  虽说这个猫腻非同小可,但眼下他必须得先解决粮长这个大麻烦!出于对程老爷这精明人的认识,粮长的事他还是瞒了有点太热心的程乃轩。毕竟,程大公子一看就是个冲动的,他可不想这家伙坏事,他对借程家的势也有顾虑。
  入夜时分,汪孚林正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就只听外间传来一阵喧哗。此刻已经是夜禁时分,这样的大呼小叫相当反常,他不禁坐了起来。可拉开帐子一看,就只见已经惊醒的金宝正蹑手蹑脚往门边上走去,隔着门缝往外张望,那鬼鬼祟祟小心翼翼的样子,怎么看怎么好笑。汪孚林正要出声唤他,突然只见金宝一个利落地转身,随即就这么趿拉着鞋子朝他这边跑来。
  “爹,有人进咱们这院子了。打扮看上去和学宫里上次见到的差役差不多,会不会出事了?”
  这时候,收拾了一张竹榻也睡在这屋子里的秋枫亦是侧耳倾听,脸上颇有些紧张。
  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了一阵砰砰砰的敲门声。
  “汪小官人?”
  汪孚林看了一眼满脸紧张的金宝,拍了拍他的肩头以示放轻松一点,随即有意等别人又叫了几声,他方才打了个呵欠,用懒洋洋的口气问道:“这么晚了,什么事?”
  门外的声音却一下子压低了:“小官人,是县衙来人,叶县尊有要事请您过去。”
  不对啊,即便他的投帖成功送到了,歙县令叶钧耀也不至于大晚上的就心急火燎要见他,他又没在帖子上写明什么事!
  “请他们等一等,我这就出来。”即便心中狐疑,汪孚林还是立刻下床穿戴,金宝也忙着在旁边帮忙。等到装束停当他要出去时,却不想金宝仍是紧紧抓了他的后襟。他回头看了一眼分明满心担忧的小家伙,就轻声说道,“安心等着。万一等天亮之后如果我还没回来,就去程家投帖找程公子,让他带着你去县衙打探打探。记住,一定要等到天亮申时之后,千万别沉不住气。”
  “好,我记住了!”金宝拼命点了点头,又轻声说道,“爹小心些!”
  马家客栈距离县衙并不远,但外头还是准备了一乘两人抬的青布小轿。看到竟还有轿子来接,提着灯笼满脸堆笑送出来的掌柜,这会儿嘴巴也张得大大的,满脸不可思议。
  接下来这一路上,只有汪孚林一个人坐在轿子里,四周围除却脚步声再无杂声,那种颠簸摇晃的感觉反而更强,他索性打起窗帘,让自己能够透口气。虽然四周围黑漆漆的,只能影影绰绰看到建筑的轮廓,但汪孚林之前把整座歙县县城都给摸得差不多了,自然知道两人抬的小轿是顺着横街上了县后街,最终在依稀应是县衙后门口停了下来。这里早有人等候,接了他下轿后,就在前头径直引路。
  在这样的黑夜里,跟着一个只打了一盏灯笼的人到处七拐八绕,以至于汪孚林甚至生出了一种夜闯白虎堂的感觉。
  好在事实总不会每每和最糟糕的揣测相同。当他进入一间书斋后,就只见偌大的房间里靠墙设着高高的书架,一身家常衣裳的叶县尊正在书桌前来来回回踱着步子。一看到他进来,这位歙县令立刻吩咐引路的那人退出去,等到房门被带上了,他立刻看向了今夜被自己请来的人。
  “汪孚林,你之前怎能未卜先知,料到县衙的开销账有问题?”


第三十二章 谁忽悠谁?
  不是我未卜先知,而是叶县尊你实在太后知后觉!
  听明白是这么一件事,汪孚林心情一松,故作诧异地反问道:“老父母这话从何说起,我只是那一日端午节看到那么大的排场,怕不得要花费好几百两银子,所以才随口问一句。”
  “随口问?哈,没想到倒是给你随口问对了,这次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种种开销,便用了整整五百两!”
  “要不是本县今天突然一时兴起,召来户房新任司吏赵思成要账册看,还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