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孤臣孽子-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很多人都说,军师也是天上星宿下凡,精通文王八卦,鬼谷神算,他说的一定有道理,还是等登基后再去接老太太吧。可是越这么说,皇帝越上来犟劲:“不可能,你们越这么说,我越要回去接,我就不信我妈能杀我。”众人拗不过皇帝只好跟着。

这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在众多的手下护卫中,准皇帝气宇轩昂地朝家里赶,快到家了,他突然心血来潮,不如让这些大臣军兵在离家15里休息,自己布衣回家,和妈妈好好过一晚平常人母子的日子,孝敬孝敬母亲,给她老人家洗洗脚,捶捶背,明天当了皇帝,可能这种日子永远没有了。想到这里,他命令大家停下歇息,一个人都不要跟随,这时军师一听,马上跪倒在地,苦苦恳求:‘千万不可,我算到你有一个大劫,决不能让你自己回家,万万不能让我们离开你的身边,否则悔之晚矣。’准皇帝越想越生气:“我还没当皇上,就要事事受你约束,这皇上当着有什么意思,你想当皇上你当吧!”军师一听面如土色:‘皇上呀!你一定要去,我也没办法,但是一定要听我一句话。’皇帝说:“看你磨磨唧唧的没完没了,说吧,我听你的一句话”大臣说:“你今天一定不要让老太后摸铁器,尤其是针锥!听我这句话,我放心让你前去,不听我这句话,打死我我也要跟着你去”皇上一肚子不高兴:“好了,我听你的就是,这回不拦着我了吧”

准皇帝换上布衣,草鞋,一步步朝家里走,到了一个卖烧鸡的地方,闻到很久没吃过的烧鸡的香味,就买了一只烧鸡给妈妈;一路上,很多乡亲和他打招呼,有的热情亲切地问候,也有的看不起他衣着寒酸,冷嘲热讽,准皇帝心中暗笑,也表面不动声色,看着阔别多日的家乡景色,心情十分愉快,到了家,老母亲已经病的下不了床了,只靠当家子(一个家族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照顾才有吃穿,看到老母亲的衣衫褴褛,吃的都是一些难以下咽的粗粮,准皇帝心中悲哀,跪下给妈妈磕头:“你不孝的儿子回来了。”

妈妈看到儿子回来,病好了一半:“儿呀,回来就好,想死你娘了,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烧点水,熬点粥吧!”

准皇帝从怀里掏出烧鸡说;“我在路上碰到一个好朋友,给了我一个烧鸡,给娘你吃了吧!”他妈妈很高兴:“好儿子,这么大,我哪能吃得了,咱们娘俩两人吃都够了,要不留下半个明天吃?”

皇帝说:“不用,我们以后天天吃烧鸡,想吃啥就吃啥”

他妈妈说:“傻孩子又逗我开心,最有钱的赵财主家都不能天天吃烧鸡,你别是好久没吃烧鸡馋的吧,好,这一只烧鸡一顿都吃了,省的你馋的睡不着觉。”

娘俩个熬了一大锅粥,美美地把一只烧鸡都吃了,他妈妈还多喝了两大碗粥。天黑了,准皇帝也困了,还好没有忘记军师的嘱托,特意一本正经地和妈妈说:“娘,今天你要听儿子一句话。”妈妈说:“你的话我不听我听谁的呀?”准皇帝说:“娘!今天你不能动铁器,尤其是不能动针锥”他妈妈说:“好,我听你的,你走路累了,就早点睡吧!”

准皇帝还是坚持给母亲洗了脚,捶了背才躺下睡觉,很快就进入了梦想,一是走路累了,二是明天还有很多事,所以睡得很熟。

可是他妈妈睡不着了,一是久病之后虚不受补,吃了烧鸡这油腻的东西,有点不消化,二是喝了两大碗粥,小便就去了2次厕所,而且儿子回来也高兴,有点兴奋过度,还有就是他妈妈很勤劳,虽然病了,但每天都做针线活,一天不摸针锥就浑身不舒服;于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干活,又觉得儿子睡觉前说了不让他摸,还是不摸的好。

他妈妈最后还是忍不住了,起来看看儿子睡得很熟,想:“我摸了针锥他也不知道,就纳几针,困了就睡觉,儿子不会真跟娘生气的。”于是拿起针锥来纳鞋底,也不知道是吃饱了力气大,还是没力气脱了手,反正鬼使神差,没纳两针,一失手,一针锥扎到儿子脖子上,当时血喷起多高,捂都捂不住,很快儿子就死了。

来了一帮邻居,看到满屋是血,老太太也傻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太太只是说:烧鸡……,针锥……,脖子……我这……。

第二天军师带着大臣军丁来接准皇帝登基,看到的是送葬的人群和痴痴呆呆的老太太,在众人惋惜和遗憾中,把老太太接走了。

一时那个烧鸡铺生意也受了影响,但老板很有头脑,从老太太断断续续的话里收到启发:(烧鸡……,针锥……,脖子……我这……)。他把原来的烧鸡改为脖子窝着,并把这个故事传开来,以致后来大半个中国的烧鸡都是窝着脖子蜷成一团。

故事讲完了,老太太不说话,街坊们也不说话,儿媳妇听出朱慈悲是来替自己说话的,去屋里倒了一杯水,端给朱慈悲:“这个小相公讲故事辛苦了,喝杯水吧!”

朱慈悲接过茶杯,问老太太:“老奶奶,我讲的故事好听吗?”老奶奶诺诺地说:“我小时候也听老人讲过这个故事,可是没有你说的这么好听呀这么明白,我明白了,人老了要听儿女的话,才能享受儿女的福气……;媳妇呀,我今天被这小相公点醒了,家和万事兴,一家人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我这一大把年纪了,老了就容易犯糊涂,你不生我的气吧?”媳妇说:“妈,您说哪里去了,天下哪有儿女生爹妈的气的呢?只要您高兴,怎么都好!”

老奶奶说:“街坊亲友们听着,今天我老杨家听了一回书,要谢先生,请大家吃饭,吃捞面,纯白面的捞面,请这年轻的小先生坐上席,天不早了,来两个婶子大姨帮我儿媳妇去和面擀面条,……。

朱慈悲说:“我本来早就想结识杨起凤杨主事,几次过单桥都没遇到,今天杨主事在家吗?”老太太说:“别提了,我这儿子三天有两天不在家,他一不在家,我这老太太就爱闹脾气,委屈我的好媳妇了。让你们后生晚辈见笑了”朱慈悲叫媳妇带儿子过来,拜见老太太,白妮看初次登门没啥礼物可送,就把刚买的五斤驴肉送给老太太:“老太太叨扰了,我们夫妻探亲路过此地,夫君非常敬仰石桥会的义士善人,只可惜无缘结识,今日巧遇杨主事母亲,也是我们的缘分,出门在外也没啥好礼奉上,请老太太笑纳。”老太太也高兴地收下。

天色见晚,十来个乡邻来杨家吃面条,老太太坚持叫儿媳妇上桌,儿媳妇虽然擀面条很辛苦,但是很高兴,打开家酿的梨花酒,招待乡亲们,并特意来敬朱慈悲夫妻一杯,乡亲们也把今天的故事记住,都说回去要把故事传下去,像杨家一样一团和气。

朱慈悲也觉得顺手做了件好事,又结识了石桥会杨主事,这老庙祝讲过的故事在自己手中又添新彩,也感觉很有成就感。

吃饱喝足,朱慈悲临走留下名帖:凤阳张之瑜谨致石桥会杨主事:久慕高风,无缘与会,叨扰高堂,甚为不安,山高水长,日后回见,义士善行,福寿永年!乙丑年兰秋。

回到旅店,傅青主已经和傅眉睡下,宫秀儿却醒着,在那里无聊地走来走去,看到他们三人回来,赶紧过来接过孩子,告诉他们,傍晚听山西来的客商说:山西清军在从北到南大屠杀。

  大明孽子  四十三章单桥善恶

单桥石桥会的建桥人王金出身富豪之家,父亲是河间卫指挥使,可是王金从出生起就体弱多病,多方延医求药都是不见疗效,于是无奈之下,把王金送给裴道姑做干儿子,希望在女娲娘娘的保佑下,可以无病无灾。

道教讲究道德,道德是什么?就是造福天下之人,所以道人不仅是抓鬼的张天师,赶尸的湘西道士,消灾的禳灾道士,红白事的礼仪道士,治病行医的道士如孙思邈傅青主等等等等;还有一项重要的业务就是修桥补路,济老怜贫,为此笔者特意考察天下石桥,发现很多都是道士所修,比如宋朝井陉城北的通济桥,就是头陀修建,而王金的义父刘尚用道长,则是单桥石桥和杜林石桥两座石桥的总设计师。

相对于杜林石桥的官修而言,单桥石桥等于是民修,年轻的王金在师傅裴秀的影响,发下弘誓大愿,要把木桥改建为石桥,联接两京御路,造福天下人,人生有涯,奋斗无涯,他把信仰化作现实中切切实实的功德:修建一座造福天下的大石桥,在师傅裴秀带领下,为了单桥石桥的修建化缘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长城内外,石桥会各地分会网络在他们母子一步步地化缘中建立,发展,壮大。

从小,他就跟着义母出去化缘,日行百里,风餐露宿,身子单薄的王金在风霜雪雨中长大,跟着义母化缘的脚步,步履蹒跚,化来的银钱,上面都有王金的点点血汗。

有了钱,然后就是花钱募来钱款后就是采买石头,运输石料,知道化缘的不易,所以王金在花钱上精打细算,杜林石桥花费白银两万两,那才三孔,单桥石桥要多少钱,面对战乱频仍,交通不便,物价腾贵,为了节约支出,王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因为山西饥荒,旱灾蝗灾战乱连接,所以山地非常便宜,可否把山西的石料山用低廉的价格买下,然后把石料采出,山上剩下的土地还能种粮食种果树,收取地租,于是王金想法得到义母裴道姑裴秀的支持后,在义父与石桥会主脑会商之后,在山西买下一座石山,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石料钱,还为石桥会留下巨大的产业,为日后维护石桥,修缮石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不像杜林石桥:清光绪年间,滹沱河水泛滥,冲陷杜林石桥两端大小两孔,不能通行。好义者多次想修复,无奈耗资巨大,工程艰巨,畏难而止。14年以后,乡人王荫桐矢志重修登瀛桥,并不辞劳苦,多方筹措修桥款,历经6年修复完工,但王荫桐也因此债台高筑,随僧道募捐化缘以还桥债。

单桥石桥由于有山西的地产,石桥会精心经营,悉心维护石桥,几百年单桥石桥安若磐石,也是中国桥梁史上的奇迹。

然后关键是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建造石桥,石桥下水流方向,河流流量,土质的疏密,基础的牢固,拱长度,宽度,拱高,每块石头的弧度,长度宽度角度等等等等。王金都亲身参与,身体力行,吃苦在前石料不同于砖瓦,每块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在明朝没有计算机,没有精密细致的图纸,所有资料都是一些粗略的外观图,每块石头雕琢好之后,安装在石桥上都要天衣无缝,这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巨大数据工程,所以其困难可想而知,王金在工地上埋头苦干,即当设计师,又当石匠,还负责转运安装,单桥石桥一修就修了十七年。

十七年,王金从一个总角童子长成一个须眉汉子,参与了石桥修建的全部过程,(其义父刘尚用还要去修杜林石桥,后来单桥石桥因为战乱,石料运输中断,供应不上,草草收工,刘尚用带领桥工参加了李自成起义军)其对单桥石桥的血汗功劳天地可鉴。

单桥石桥草草完工,成为了王金的心病,十七年的心血,王金的青春岁月,全部*浸入单桥石桥的每一块石头里,可是天不作美,天下纷乱,李自成进北京,明朝灭亡,满清入关,老百姓心中都感到屈辱,王金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这桥到底是为谁而建?这功业为谁而立,辛苦十七年到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