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哥马利传-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 月 17 日,德军后卫部队仍在顽强抵抗,掩护着溃败的其余部队源源 向东后撤。
前一段时间,天气恶劣,敌我双方胶着混战在一起,盟国空军无法参 战。后来乌云消散,天空放晴,英美空军便投入了战斗。
德军仍在作垂死挣扎,拼命抵抗着英、美、加、波诸军的进攻。到 8 月 18 日,他们还是撑开着一道 6 英里宽的缺口。可是,这时盟军的作战飞
机和大炮发挥了极其强大的威力,实际上已将这道缺口封死。德军被紧紧逼 入急剧收缩着的袋形阵地内。
他们沿着公路,穿越田野,拼命向东逃窜。在德军力图从缺口处逃命 的那 6 天中,他们大约有 10000 人惨遭杀戮,此外还有 50000 人被俘。在从
缺口逃出来的 2— 5 万人中,有很多人还没到塞纳河畔就被打死了。在敌军 主力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同时,被分割包围在其他地区的数千名德军,也缴械
投降了。德军右 8 个来兵师和 2 个装甲师的人马,几乎是一个不漏地全部束 手就擒。希特勒希望用来粉碎西线盟军的整个军队,已被彻底击溃。正是:
面对批评心不惊,计划不变战术灵;待到敌军溃败时,谁对谁错理自明。欲 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第十七章 伟人之争

各执一词互不让,盟军锐势受损伤;
“单一冲击”被否定,“宽大正面”遭阻挡。
8 月 25 日,盟军攻克巴黎。蒙哥马利曾因“小心翼翼”而受到激烈的 批评,但现在他发现,正是由于他的总体计划,德国人才垮得比预料的要快
得多。在“霸王”计划中他们曾设想,登陆日后的 90 天内将占领塞纳河左 岸地区,此后,在继续向前推进之前,将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停顿。但事实上,
在登陆日后的第 79 天盟军就到达了塞纳河。美军几乎是在行进间渡过河去 的,英军也紧随其后。按照原先的计划,预计在登陆日后 90 天,要为 12 个
美军师提供物资供应,直到登陆日后第 120 天之前不会再向前推进,在登陆 日后第 150 天才会“向埃纳河以远作一小小的推进”。然而,在 9 月 1
日, 即登陆日后的第 87 天,却有 16 个美军师到了河的右岸,先头部队已在东面
150 英里之外。9 月初,第 21 集团军群的绝大部分部队也越过了塞纳河。
8 月 26 日,最高统帅部的情况简报说:“两个半月的苦战,最终使嗜血 的德军伤亡惨重,支撑不住,因此,欧战结束近在眼前,几乎唾手可得。德
国陆军在西线已土崩瓦解,巴黎再次回到法国人的怀抱,盟军正以排山倒海 之势朝着第三帝国的疆界挺进。”
但是,后勤供应带来的困难却减慢了盟军前进的速度。按照“霸王” 计划的简单预计,支持沿塞纳河摆开处于静止状态的英美部队,也得充分利
用布雷顿的一些港口,每天运来 1。4 万吨物资。然而在当时,一个港口也未 到手。结果是所有的供给品都得先通过滩头阵地向诺曼底的后勤供应区输
送,然后再从诺曼底通过公路运出去,或者用飞机直接从英国空运。这样, 蒙哥马利不得不让他的 3 个军中的 1 个军停步不前,而且前方一点物资储备
都没有。
然而,比后勤供应更为重要的是,盟军最高统帅部没有一个意见一致 的作战计划。艾森豪威尔竭力推行他的全线挺进、全面,出击的“宽大正面”
战略;蒙哥马利则主张采用“单一冲击”战略,即在单一司令官的指挥下, 集中第 12 和第 21 两个集团军群的 40 个师,以压倒优势兵力向北发动大规
模进攻,横扫日趋崩溃的德军,从阿登高原的北面侧翼打过去,迅速占领鲁 尔区,最终夺取柏林。
在诺曼底战役最后阶段战斗结束之前,蒙哥马利就已拟好了“单一冲 击”计划,并于 8 月 17 日飞赴布莱德雷的司令部,向他谈自己的计划。布
莱德雷当即表示完全同意。8 月 20 日,艾森豪威尔在他的指挥所召齐参谋 人员会议,商讨今后作战设想。蒙哥马利派德·甘冈去出席这次会议。会上
主要作出了两项决定:1.从 9 月 1 日起,指挥系统有所变更,由艾森豪威 尔亲自指挥各集团军群;2.第 12 集团军群应直捣梅斯和萨尔,在那儿与龙
骑兵会师。蒙哥马利不同意这些决定,就让德·甘冈带着他的便条去说服艾 森豪威尔。结果,蒙哥马利的意见被否定了。于是,蒙哥马利决定面见艾森 豪威尔,就邀他
8 月 23 日前来共进午餐。艾森豪威尔欣然同意。
蒙哥马利希望在和艾森豪威尔见面之前,再同布莱德雷谈一次,便于 23 日一早飞往布莱德雷的司令部,但使蒙哥马利吃惊的是,布莱德雷已改变主
意,而全力支持他的集团军群向东往梅斯和萨尔方向挺进。于是,蒙哥马利 马上返回自己的作战指挥所,以便及时与艾森豪威尔会晤。
在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参加会谈之前,蒙哥马利与艾森豪威尔单独谈 了 1 小时。
蒙哥马利说:“应该决定主攻方向并在主攻地区保持强大的兵力,以便 迅速获得决定性战果??必须把汽油和弹药集中在经过选择的突破线后面,
若在全线平均分布,战事无法定局??若采用全线挺进、全面出击的‘宽大 正面’战略,那么,挺进就不会有力,最后非停止不可,德军就有喘息的机
会,战争将拖到整个冬季,甚至到 1945 年。”然后,他向艾森豪威尔谈了他 提出的、布莱德雷原先已经同意了的计划,并指着地图,详加标述,说明这
样做,获胜的可能性很大。
同时,蒙哥马利还告诉艾森豪威尔,作为最高统帅,他不能把自己降
为地面部队总司令投入地面战斗。最高统帅应运筹帷幄,对涉及陆海空三军、 行政管理、政治问题等整个错综复杂的全局了如指掌。陆地战斗可由别人代
替他指挥。他们在诺曼底就是因为有了统一而不分散的地面作战指挥,才打 了大胜仗。这一点十分重要。
但考虑到美国舆论,可以请布莱德雷负责地面战斗的统一指挥,他本 人乐于当他的副手。
但无论蒙哥马利怎么说,艾森豪威尔仍然顽固地坚持一种钳形攻势: 一路沿蒙哥马利所竭力推崇的北线冲击,另一路向东,向阿登高原以南冲击,
最终目标是由萨尔进入德国。蒙哥马利无法说服艾森豪威尔让美军停下来, 以便为北面的 40 个师的进攻保障物资供应。艾森豪威尔所能作出的最大让
步也只不过是向蒙哥马利提供一点有限的增援部队。此外,艾森豪威尔还拒 绝了蒙哥马利要再设地面部队总司令的主张。
蒙哥马利的争辩毫无结果,“宽大正面”战略势在必行。蒙哥马利虽不 信服,但照例服从了,因为他现在仅处于和布莱德雷同样的地位。
正当他陷于这一纠纷并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于 8 月 31 日晚收到了首相 的一封信。
信上写道:“非常高兴地通知阁下,经我提议,英王陛下极为愉快地批 准,自 9 月 1 日起晋升阁下为陆军元帅。王室对阁下亲临法国指挥这场值得
纪念的也许是决定性的一战所建立的卓越功勋,深表嘉奖。”
这是蒙哥马利在战争期间第二次在战场上晋级提升。第二天早上,英 国广播电台在新闻节目中发布了这个消息。艾森豪威尔立即向蒙哥马利发去
一份热情洋溢的贺电。这多少使他心里好受了些。当蒙哥马利越是想到应该 动手做些什么时,他就越感到“宽大正面”战略不对头,因为它违反了集中
兵力的原则,意味着更多的伤亡和战争的拖延。但英国的经济和人力状况要 求盟军在 1944 年就取得胜利,不能再拖。因此,蒙哥马利决心说服艾森豪
威尔接受他的“单一冲击”战略。由于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在“单一冲击” 战略还是“宽大正面”战略这两个针锋相对的方针上的争论,使他们之间的
关系有好几个月一直不好。那么,蒙哥马利的“单一冲击”战略究竟有什么 可取之处呢?在德国人被赶出诺曼底之后的那些日子里,似乎可以肯定,第
三帝国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德军第 7 集团军的人员和装备的损失非常巨 大,要在节节胜利的盟军和德国边境之间筑起一道强大的屏障是难以想象 的。盟军的
40 个师一齐出动,可以说是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毫无疑问, 伦敦对蒙哥马利的战略是完全赞同的。在伊斯梅左右工作的伊恩·雅各布爵
士从公正的立场看问题,他认为“当时所有在伦敦的美国人都觉得,正确的 战略是在鲁尔的北面进行单一冲击,进入德国北部平原,其他各线停止不 动”。
尽管蒙哥马利的设想在军事上百分之百地可行,但在政治上却是绝对 地不可行。
8 月 23 日,艾森豪威尔在与蒙哥马利谈话时曾一语道破天机。他说:“美 国公众对这种做法绝对不会赞成,而舆论足以赢得战争。”不仅美国公众不
赞成,也很难想象罗斯福、马歇尔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会同意这种似乎是 背叛的行为。虽然艾森豪威尔曾不止一次地提醒蒙哥马利注意,但他似乎从
来没有意识到在高层战略中,政治因素有时会与纯军事考虑具有同样的重要 性。
因遭到挫折而闷闷不乐的蒙哥马利决心进行一次作战以表明他也能像 巴顿一样迅速前进。结果,蒙哥马利的坦克部队在一周之内向东横扫了 250
英里。在地图上用粗大的箭头表示的冲杀看起来的确很壮观,但明眼人一看 便知,大部分进军都是机械化奔驰,同美国人大踏步前进的情况一模一样。 当警卫装甲师于
9 月 3 日突入布鲁塞尔、第 11 装甲师于 9 月 4 日冲进安特 卫普时,在那些对战争厌倦透顶的居民中引起了狂喜。这两个师遇到一些局
部抵抗,不过,这已丝毫称不上是一条战线了,德国人已无力建立战线。一 切显得轻松愉快,令人振奋。在这些大都市的街道上,酒液飘流,人们热烈
拥抱、亲吻解放者。
这是英军及其统帅欣喜若狂的时刻。然而,在一片狂喜之中却有两个 人及时看到了此时应该做些什么事。一个是艾森豪威尔的海军上将伯特伦·拉 姆齐爵士。就在第
11 装甲师突入安特卫普并完好无损地夺取了码头的那一 天,拉姆齐向盟军最高统帅部发了一份“加急”电报。这份电报的抄件马上 分送第 21
集团军群、英国海军部和英国海军总司令诺尔。拉姆齐的电报写 道:“一、若要安特卫普和鹿特丹港很快开放,必须阻止敌人:1.进行破坏;
2.在斯海尔德河和鹿特丹至荷兰湾之间的新航道中布雷并实施封锁。二、 安特卫普和鹿特丹港极易被布上水雷,遭到封锁。
若敌人的行动得逞,开通上述两港所需的时间将无法估计。”另一个人 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及其参谋部立即觉察到,通往安特卫普的航道与占领这个城市 本身同样重要,因此他下令通过布雷、炮击和派兵,使斯海尔德河不能通行。
在这一点上,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的反应都非常迟钝。
如果蒙哥马利要使自己北面的集团军群得到所需要的供应,那他就应 该立即看到,要是没有安特卫普,就根本不可能将重型武器运到欧洲。从这
一点和其他重要方面看,蒙哥马利本应像拉姆齐和希特勒那样认识到斯海尔 德河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不能利用安特卫普就意味着胜利无望。然而,他
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