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6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析,他就完了,但两害相权取其轻,相比决战失败,灰飞烟灭,阿会正宁愿赌一把,一旦突厥人急吼吼地杀进安州,他就赌赢了。”

“这就是我们的棘手之处。”李风云手指地图上的武列水,“阿会正要保存实力,就算我们强渡武列水,阿会正也不会与我们打个两败俱伤,他肯定要退守五渡水,继续消耗我们。等到我们强渡五渡水,他就继续后撤,撤往松子岭,撤往三会城,撤往神山,凭借一道道天然险隘,不断的阻击我们,消耗我们。所以这场决战若想立即开打,首先就要引蛇出洞,就要设下诱饵,诱使阿会正主动攻击,主动渡河,主动进入我们挖下的陷阱,否则随着时间的拖延和形势的不断变化,被动的就是我们。”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若有所悟,有所猜测。只是李风云攻无不克,威望日盛。谁也不敢在李风云面前卖弄,一个个依旧正襟危坐,凝神倾听。

“之前我们攻陷奚王府后,之所以马不停蹄只杀武列水,是因为方城刚克,局势混乱。需要时间吸收战果。为此就必须把阿会正阻挡在武列水以东。现在形势变了,有利于我们了,战果都吸收了,方城已尽在掌控之中,白檀城也已攻克,而长城内的援助也开始源源而来,我们的攻防计策亦随之改变,于是决战时间就此成熟,我们已经不需要把阿会正阻挡在武列水以东。反之,我们迫切需要阿会正渡过武列水,与我们决战于方城城下。”

决战于方城城下?帐内诸将面面相觑,大军再撤回方城。就能引蛇出洞?

“明公,如果阿会正不上当呢?”孟坝提出了质疑。

“你可以想想办法,通过某些私密渠道,陆续向诸部落的将领们传递一些假消息以混淆视听。”李风云不以为然地说道,“另外我再命令方城那边,找几个阿会氏的俘虏,故意泄露一些机密后。再寻个恰当时机诱使他们逃亡,让他们把假消息传给阿会正,如此双管齐下,可保万无一失。”

孟坝迟疑了片刻,追问道,“明公,要传递哪些假消息?”

“突厥人杀进了安州,攻陷了鬼方,我们已腹背受敌,我们的主力正火速北上阻截,我们不得不退守方城,等等……”李风云说道,“总之要符合阿会正的意愿,要让阿会正误以为形势正向有利于奚族的方向发展,唯有如此他才会渡过武列水,才会反攻方城,才会一步步掉进我们的陷阱。”

接着李风云看看帐内诸将,笑着挥挥手,“诸公畅所欲言,群策群力,拟制一个全歼阿会正之计。”



九月三十,古北口。

当日凌晨,圣主诏令送达古北口。

当日上午,古北口镇将、检校安乐郡太守郭绚,与副镇慕容正则,紧急约见杨恭道。

杨恭道匆匆赶到边市秘密会晤点,看到副镇慕容正则与郭绚同时出现,颇感惊讶,当即意识到古北口那边可能出了问题,只是郭绚笑容满面,情绪很好,应该没有发生不利于双方合作的事。

寒暄过后,郭绚直言不讳,圣主有诏令,无条件支援风云联盟收复安州,并指定古北口副镇慕容正则全权负责支援安州事宜。

杨恭道又惊又喜,这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圣主和中枢无条件支持收复安州,等于全方位支援联盟,而指定由副镇慕容正则这个出自辽西高门、名将之后、军方少壮派来全权负责支援事宜,实际上就是暗示联盟,关键时刻甚至不排除出兵支援。

这个支持力度完全超越了联盟高层的预料,而这也意味着联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收复安州仅仅是第一步,圣主和中枢真正的目的是利用安州改变整个南北大局,为打赢南北战争创造条件,所以圣主和中枢要全力打造联盟这把“刀”,要利用这把“刀”为中土赢得最大利益,由此不难预见,联盟在塞外的征伐会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

但这不是杨恭道关心的事,杨恭道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出路,关心圣主和中枢是否同意他们这些杨玄感的同党以功勋换取赦免。然而从这份诏令来看,圣主指定一个副镇,一个正五品的武将,一个与鹰扬府郎将同一级别的军官,来全权负责支援事宜,实际上就是蓄意降低了谈判“规格”,就是明确暗示,现在你们没资格与我谈条件,乖乖听我命令,完成任务就赏,完不成任务就自生自灭。

古北口镇将郭绚是从四品,涿郡留守段达是从三品,再往上正三品就是中枢宰执和十二卫府大将军,到顶了,所以在杨恭道看来,圣主和中枢既然如此支持收复安州,那全权负责此事的至少也应该是涿郡留守段达。而随着谈判“规格”的提高,双方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就大了,否则鸡同鸭讲,对方什么大事都做不了主,事事都要上奏圣主和中枢,那还谈什么谈?而战机一旦贻误,黄花菜都凉了,所以最后结果就是联盟抓住战机,赢得了战果,但既成事实了,已经拿捏不到圣主和中枢了,最终只能利益最小化,甚至一无所获,这就是典型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事实是不是这样?于是杨恭道就出言试探,既然圣主指定由慕容副镇负责支援事宜,那么以后双方之间的谈判由谁负责?是郭绚这位镇将,还是涿郡留守府?

郭绚心领神会,郑重其事地告诉杨恭道,圣主有诏令,告诉他兵事不是其特长,亦无塞外征战之经验,对东胡诸虏更是知之甚少,所以特意提出忠告,要求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安乐郡的政务上,不要干涉古北口军务,说白了就是不要他负责支援安州事宜。

杨恭道的心情顿时恶劣,他猜对了。以此类推,既然郭绚这位古北口镇将都不能负责支援安州事宜,那涿郡留守段达就连此事的边都沾不上了,一个幽燕军政最高长官怎么可能去干涉一个边关副镇的军务?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合适,这等于直接把段达踢一边了。

当然,表面上看的确如此,圣主和中枢通过遥控古北口副镇来支援收复安州,直接把段达和郭绚两位地方军政长官都踢一边了,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实际上就是望梅止渴。你要的利益都在那里,任务完成就归你,但任务完成了一件又一件,距离想要的利益却遥不可及,如果放弃,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于是只能咬牙坚持,抱着一丝幻想一丝侥幸,顽强坚持,最后结果如何?天知道。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一章雷厉风行

杨恭道虽然看穿了圣主和中枢的意图,以低规格谈判来拒绝联盟讨价还价,以单纯的支援来反制联盟挟安州讹诈私利,让他借收复安州之功换取赦免的想法受到挫折,心情十分抑郁,但大局还要顾全,安州还要收复,长城内的援助还要竭尽所能去争取,所以杨恭道马上端正了心态,全力以赴。

杨恭道首先隐晦而委婉地告诉郭绚,之前两人之间的约定依旧有效,毕竟郭绚才是安乐郡和古北口的最高军政长官,即便圣主和中枢把支援收复安州的事情全权委托于慕容正则,但慕容正则若没有郭绚的密切而默契的配合,显然很难圆满完成这一重任,因此杨恭道决定信守承诺,只要郭绚在其任期内始终如一的支持联盟征伐塞外,他就动用自己的“资源”帮助郭绚达成心愿。

郭绚很高兴,也含蓄做了保证。

接着杨恭道就向郭绚和慕容正则通报了安州最新局势,方城正趋稳定,游说奚族木昆部的工作正在进行,联盟主力大军正在武列水阻截奚族大军,然后就谈到了现实困难,现在安州急需粮草武器,一则军队作战需要,四五万大军连续作战,消耗惊人,二则安抚人心需要,因为阿会正远征契丹耗尽了库藏,冬天又到了,安州汉虏民众生活困窘,尤其奚族部落,青壮都上战场了,牛羊牲畜都被战争吞噬了,剩下的老弱妇孺饥肠辘辘。急需救济,一旦不闻不问。见死不救,饿殍遍野,安州形势必然急剧恶化。

杨恭道提出要求,恳请郭绚和慕容正则对安州加大粮草支援力度,同时立即给联盟军队提供一批武器,以解安州和联盟的燃眉之急。

郭绚连连点头。表示理解。但不发表意见。实际上现在也轮不到他发表意见,圣主诏令都下了,虽然言辞比较委婉,但态度很严厉,坚决不允许他干涉支援安州事宜。而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郭绚心里有算,圣主真正的目的是“敲打”涿郡留守段达,对段达在支援安州的谈判中夹带“私货”极度不满,他不过是个“替罪羊”而已。无妄之灾。

但此事也恰好说明圣主和中枢对收复安州的重视程度,对收复安州后南北局势向有利于中土方向发展的强烈期待,为此圣主和中枢甚至无视飞狐叛军的存在,不惜代价支持李子雄和白发贼攻占安州。这种局面下不论是涿郡留守府还是小小的安乐郡。都必须分清主次,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哪怕这种后果是圣主和中枢决策造成的,他们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为圣主和中枢扛下所有责任。

对郭绚而言,不直接插手此事,从旁辅助慕容正则。也有好处,最起码功劳少不了,而责任却轻得多,何乐而不为?

慕容正则的担子就重了,成功了固然有功,但失败了脑袋就不够砍了,所有责任都是他的,纯属吃力不讨好,所以他不得不放低姿态,主动寻求合作,确保联盟能够收复安州,能够守住安州,满足圣主和中枢最基本的要求,否则他就要为联盟陪葬。

慕容正则一直凝神倾听,直到杨恭道说完,郭绚敷衍了几句后,他才开口说道,“可有鬼方的最新消息?突厥人在平地松林方向的攻击是否还在继续?弱洛水北岸的步利设阿史那咄尔可有动静?”

慕容正则的这三问,直奔安州战局的“要害”。安州战局的“要害”就是突厥人,而不是奚族,如果没有突厥人这道迈不过的坎,中土早把安州收复了,哪里还轮得到奚族猖狂?目前风云联盟看似在安州战场上抢到了先机,占据了优势,奚族节节败退,岌岌可危,但实际上只要突厥人大兵压境,呼啸而至,整个战局瞬间颠覆,所以目前的安州形势不过是狂风暴雨前的和风细雨,根本就不像杨恭道说得那样胜券在握。

“据方城传来的消息说,突厥人对桃水一线的攻击有所加强,但尚没有危及到防线安全。”杨恭道实话实说,“另外契丹人刚刚退出松山,重返落马城,要隘随即派出斥候北上赶赴托纥臣水和弱洛水打探军情,估计再有几天就能传来东胡诸种的消息。”

慕容正则微微颔首,“塞外荒芜广袤,消息传递困难,你们攻占安州一事短期内即便传到了霫、契丹等东胡诸种的耳中,也只会让他们恐惧害怕,就算步利设阿史那咄尔极力游说,也难以在隆冬前集结诸种部落南下攻击,所以真正对你们构成威胁的只有突厥人,只有碛东南牙旗的叱吉设阿史那咄捺。”

说到这里,慕容正则望着杨恭道,郑重其事地说道,“某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突厥人可能正在大举进攻,一旦突破平地松林,兵临鬼方,你们就腹背受敌,不得不两线作战,而鬼方、方城和白檀诸城刚刚拿下,人心惶惶,需要军队镇戍,如此一来你们在兵力调配上捉襟见肘,一旦内有叛乱,外又不能阻敌,兵败如山倒,则局势急转直下,前期战果将丧失殆尽。”

郭绚又是频频点头,深以为然。杨恭道神色凝重,一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