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齐王提出了一个条件。”

李风云也不隐瞒,直言不讳。齐王为确保自身利益,需要与冀北豪门、幽燕豪门以及李风云的联盟大军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携手合作,共谋未来。

齐王知道自己目前政治处境十分窘迫,再加上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冀北和幽燕豪门世家绝无可能与其政治结盟,不可能在政治上给他以支持,所以退而求其次,先以利益诉求为基础,结成利益共同体,齐心协力争取实现东进出塞的预定目标,谋求收复安州故地,一旦成功,大家都获利,也就建立了最基本的信任。接着就是南北战争,大家还是有共同利益存在,还是要携手合作,一旦战争打赢了,中外大势剧变,接下来的事就难说了,利益联盟也有可能变成政治联盟。

“某已经建议齐王进入博陵郡剿贼。”李风云看了神情冷肃的崔钰一眼,不动声色地说道,“宋子贤阴谋借助无遮大会刺杀圣主一事,某并不是无中生有。站在突厥人的立场来说,此时此刻突然在冀北掀起一场风暴,挑起你们和圣主之间的厮杀,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你们仔细查一查,某可以保证这件事的背后就是突厥人。此事由你们主动发现,又有齐王给予正面支援,圣主和中枢必然会妥协让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你们的损失微乎其微。而你们若能借助此事与齐王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家齐心协力一致谋求收复安州故地,则某可以做出承诺,某一定会给你们丰厚的回报,某一定会能收复安州故地。”

崔钰忍不住了,质问道,“儿凭什么相信你的承诺?”

李风云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还记得一个月前,某在赵王陵曾经告诉你,大漠牙帐内部也有主战和主和之争吗?”

崔九霎那间就豁然大悟。

崔钰脸色微变,心念电闪之间便从记忆中找到了李风云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始毕可汗的四弟叱吉设阿史那咄捺的牙旗位于闪电河的七水泊,与燕北镇戍军正面对峙;而其同母异父的弟弟步利设阿史那咄尔的牙旗则位于弱落水,主要负责征伐和结盟远东诸虏。叱吉设和步利设都忠诚于可贺敦义成公主,他们与已故启民可汗的忠实部下们在牙帐属于亲中土一系,政治立场保守,在南北关系上持主和态度,竭力维持稳定的南北关系。

叱吉设和步利设之所以被牙帐安排在碛南的东部地区,负责征服和结盟远东诸虏以拓展实力,其原因正在于他们所持的保守理念和对待中土的亲和态度,与牙帐的激进主战实权派们格格不入。同样因为叱吉设和步利设是牙帐保守主和派,与中土关系较为亲密,圣主和中枢才有信心确保幽燕地区的安全,才敢于一次次发动东征。

李风云当时曾言之凿凿地告诉崔钰,他之所以决心进入燕北发展,正是利用圣主和中枢为了赢得东征最后胜利不惜破釜沉舟的心理,利用南北双方都有维持幽燕地区稳定的意愿,要利用牙帐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激烈矛盾,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在腹背受敌的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崔九对李风云的这番话还曾有过质疑,认为决定燕北形势的并不仅仅只有南北关系,即便南北双方都保持极大克制以维持一个稳定的南北局面,这也并不能保证李风云可以在燕北生存下去。

而李风云的回答是,“燕北能否保持稳定,其真正的核心因素是利益,某能否利用各方势力对燕北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赢得生存机会,则取决于某能否满足各方势力对燕北利益的过度需求。”

现在真相大白了,李风云肯定早就知道这个收复安州的谋划,或者他说服齐王拉着队伍转战北上的目的就是要东进出塞,所以他才说要利用牙帐内部的矛盾,说叱吉设和步利设都是亲中土派,说他的生存机会在于能否满足各方势力对燕北利益的过度需求,而所谓的过度需求,就是收复安州所带来的难以估量的巨大利益,只不过当时崔钰和崔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风云北上转战的真正目标竟然是收复安州。

东进出塞收复安州的谋划,不但把长城内部的矛盾转嫁到了塞外,混乱了塞外形势,还给圣主和中枢、齐王、冀北和幽燕豪门,甚至乃至牙帐内部的主和派,都带来了可观的迫切需要的现实利益,于是长城内外各方势力理所当然会在某个特定时期达成某种特殊默契,以各取其利。

崔钰心动,再次望着崔九。

崔九郑重点头,此事可为。







第六百七十六章大王可有决断?

八月十四,深夜,河间郡清苑城外,齐王行营。

清苑城位于河间郡的西北方向,东北而行十几里就是上谷郡,再行百余里就是巨马河,反之西南而行数十里外就是博陵郡,再行百五十里就是博陵郡的首府鲜虞城。齐王稳定了高阳局势后,奉旨北上剿贼,率军先行赶至清苑城,等待韦福嗣的消息。

在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齐王可不敢盲目遵从诏令,冒冒失失跑到上谷剿贼。李风云的军队就在涞水、易水和巨马河的交汇带,此处距离临朔宫不过三百余里,距离圣主和行宫近在咫尺,而在上谷剿贼的段达和阴世师又是圣主的亲信,眼前所见都是“敌人”,齐王胆子再大也不敢“羊入狼群”,自寻死路。

但是,正因为就在圣主和中枢的眼皮底下,齐王如果裹足不前,迟迟不去上谷剿贼,便有抗旨之嫌,一旦战局突变,激怒了圣主,后果堪忧,所以齐王焦虑不安,宿夜难眠。就在他犹豫着是再派李百药秘赴上谷打探消息,还是先派一支选锋军进入上谷以敷衍圣主之时,韦福嗣纵马飞驰而回,让齐王忐忑紧张的情绪总算舒缓下来。

韦福嗣一路飞奔,灰头灰脸也就罢了,体力消耗殆尽,疲惫不堪,下马之后都无法站立,不得不由卫士搀扶而行。

这个“架势”让在辕门相迎的李善衡和李百药面面相觑,不祥之感油然而生。齐王出帅帐迎接,看到韦福嗣摇摇欲坠难以为继的样子,脸上的笑容也顿时凝滞,韦福嗣如此急切,可见上谷那边的局势远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复杂。

进了帅帐,稍稍喘了几口气,韦福嗣就把此趟上谷之行的经过做了一番详细述说,事无巨细,娓娓道来,唯恐齐王、李善衡和李百药因为自己的疏漏而有所误读误判。

韦福嗣说完之后就暂时离开了,去偏帐梳洗进食。他说的内容太多太复杂,齐王、李善衡和李百药都需要时间“消化吸收”,韦福嗣估计等他再转回来,这三个人都未能从深度思考中“醒”过来。

局势变化太快,齐王、李善衡和李百药都有一种眼花缭乱、措手不及、心惊肉跳之感。李风云还在上谷,联盟选锋军也刚刚抵达桑干河,北上大计的第一阶段尚未完成,突然东进出塞之策就横空出世了,而回头仔细想一想,这个东进出塞之策似乎早就有了,只不过一直被李风云隐藏在北上大计的背后,骗过了所有人,否则如何解释“宋子贤阴谋刺杀圣主”的秘密竟然由李风云第一个泄露出来?

计中有计,局中有局,这个李风云到底妖孽到了何种程度?

然而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李风云如何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如何玩弄他们于股掌之中,而是李风云似乎失控了,这从裴世矩父子毅然决绝地西行而去就能看得出来,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李风云失控,裴世矩的布局已难以完成,他又怎么会主动举荐齐王戍边?主动提出招抚叛军?主动陷自己于政治危机?更重要的是,如果李风云失控,李风云又怎么会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东进出塞,收复安州,逆转北疆镇戍困局?

齐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事关身家性命,未来功业,即便自己不能完全掌控局势的发展,不能完全决定自己的命运,最起码也要弄清楚李风云的目的是什么?裴世矩又想达到什么目标?圣主和中枢在这件事中又持有怎样的立场和态度?

李善衡和李百药经过分析推演后得出结论,东进出塞之策的实施有三个结果,一个是彻底失败,李风云全军覆没,但一定程度上混乱了塞外局势,短期内对中土有利,长期看则弊大于利,南北关系有可能提前破裂;一个是李风云收复了安州,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中土在李风云和塞外诸虏打得两败俱伤之际,突然出兵,轻而易举摘下这个熟透的“桃子”,最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圣主和中枢笑到了最后,这个结果对中土有利;还有一个结果是李风云创造了奇迹,征服了奚、霫、契丹三族,霸占了安州,而突厥人和中土因为担与李风云交手会让对方渔翁得利,影响到彼此在南北大战中的胜算,都不敢与李风云大打出手,最终白白便宜了李风云,而李风云再一次掌控了主动权,拿安州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政治利益,如此一来,圣主和中枢为打赢南北大战,必然会暂时满足李风云的全部条件,等到南北大战胜利结束了,再秋后算帐,而这个结果对中土的好处就更大了。

综合上述三个结果来推断,李风云的目的肯定不是东北王,这个利益太小,他不会满足做个小小的土霸,所以他的目的肯定是封侯拜相,荫泽子孙,流芳千古,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对他而言最现实的办法是,首先他要发展自己的实力,其次他要利用自己强大的实力辅佐齐王夺取皇统,舍此以外,他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至于说割据称霸,逐鹿天下,前提是国祚崩溃中土大乱,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天方夜谭的事。

裴世矩的目标相对简单,他已经位极人臣,对他而言现在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保全既得利益,为此他必须辅佐圣主打赢南北战争,一旦战争打输了,中土固然损失惨重,而裴世矩的仕途也到头了,搞得不好一世英名都要付之流水,毕竟做为中土国防和外交大战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裴世矩必须承担战争失败的责任。由此推断,以李风云、齐王等为棋子的这个大布局,应该就是裴世矩为南北战争所做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他肯定希望东进出塞之策能达到最后一个结果,如此他就能利用李风云和安州这两颗重要“棋子”来掌控全局,就能有力配合圣主和中枢倾尽全部国力打赢南北战争。

所以圣主和中枢的态度一目了然,既然对中土有好处,对巩固和加强中央威权有帮助,能增加打赢南北战争的胜算,当然要支持,只是考虑到目前局势下还要维持南北关系以赢得更多时间进行战争准备,他们肯定不会公开支持,相反还要公开谴责和打击,而私下却持默许和纵容态度,甚至暗中给予有限度的支持,但是,圣主和中枢有底线,不能养虎为患,因此他们希望得到第二个结果。

这就是变数,而这个变数如何发展,谁是最后的黄雀,却要看当时的中外大势,如果南北战争即将爆发,这个变数就对李风云有利,反之,如果大漠北虏为了铲除李风云这个隐患,挑起李风云和中土之间的厮杀,甚至以利益让度为条件,与中土夹击李风云,则这个变数不但对李风云不利,对齐王不利,对中土也不利,甚至会影响到南北战争的胜负结果。

齐王忧心忡忡,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变数,虽然现在隐藏在李风云背后的裴世矩都“露面”了,都已经证实之前大家对李风云真正实力的推测都是正确的,但正因为如此,才更能说明形势的严峻性,不管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