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乌云笼罩了东都;一场惊天动地的“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五月底;李子雄到了黎阳。

来护儿以战船将李子雄“羁押”往辽东;但这条船上囚禁了很多李子雄的部属;结果行至河北近海时;李子雄的部属们破囚而出;劫持了这条战船;救出了李子雄;然后驶入大河;逆流而上;日夜兼程逃至黎阳。

李子雄的“逃亡”;证明了兵部侍郎斛斯政从行宫传来的消息绝对准确。现在李子雄侥幸逃生;但远在西北的弘化留守元弘嗣就危险了;凶多吉少。

李子雄不待休息;急切询问东都局势。胡师耽当即做了详细述说;杨玄感、王仲伯等稍作补充。

李风云、李密、韩相国率军攻陷伊阙;逼近东都城下;顺利完成了吸引东都注意力和牵制京畿卫戍军之重任;同时也激化了东都各大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混乱了东都政局;另外联盟军队也在济水、汴水和通济渠一线成功牵制了荥阳方向的官军;而进入河南的联盟军队则把东郡和济阴郡内为数不多的官军逼进了大大小小的城池;至此;从军事角度来看;形势对兵变非常有利;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然而;这场兵变能否成功;关键不在军事上;而在政治上;所以李子雄最关心的不是李风云是否已经杀进了京畿;逼近了东都;而是杨玄感是否已经与关陇人达成了约定;是否已经确定了皇统继承人选;两京的保守势力能否齐心协力一致对抗圣主。

杨玄感给出了一个让李子雄失望的答案;虽然李风云对此早已做出预测;但李子雄始终心怀侥幸;结果事实证明;李风云再一次说对了;李子雄心里的那点侥幸终于烟消云散。

“可有其他选择?”李子雄直言不讳地问道;“我们一直做两手准备;代王不行;就选择其他亲王;比如秦王杨浩;他是河阳都尉;有卫戍永济渠之责;人就在河阳;若你托辞相邀;将其诱入黎阳;然后挟之举兵;我们便有了所需大旗;且能威胁到博陵崔氏;如此一来;兵变初期我们即使不能赢得山东人的支持;亦能让博陵崔氏投鼠忌器;迫使山东人不得不冷眼旁观;暂时忍耐。”

“我们做了其他选择;人选正是秦王杨浩。”胡师耽说道;“我们也想了办法;意图将其诱入黎阳;挟之举兵;但我们的努力失败了。”

“何解?”李子雄追问道。

“据我们刚刚从东都获得的消息;越王突然决定请秦王杨浩和观国公杨恭仁左右相辅。”胡师耽看了一眼李子雄;语含双关地说道;“越王目的何在;建昌公应该一目了然;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此刻秦王杨浩已经回到东都。”

李子雄一听就估猜到了这是东都高层权力博弈过于激烈的结果;可以肯定给越王杨侗出主意必是陷入权力困境的越王府长史崔赜;只是出人意料的是;小小年纪的越王杨侗竟然有如此慎密心思;有如此不凡胆略和魄力;这可不是小孩过家家;没有非凡勇气绝无胆量在群狼环伺之下行险一搏。而尤其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樊子盖、元文都、韦津、韦云起、裴弘策等军政大员竟然没有阻挠;竟然任由越王杨侗把本该属于他的权力全部收了回去。这怎么可能?这里面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无人阻止?”李子雄惊讶地问道;“还是阻止不了?”

胡师耽一摊手;表示一无所知。东都高层都是强权人物;权力争夺非常厉害;东都政局之所以迅速恶化到今天这种不可思议的地步;与他们热衷于“窝里斗”有直接关系;但就这样一群强势人物;竟被一个看上去柔弱可欺的小孩子压制了;的确让人难以置信。东都权力分散;一盘散沙;这对兵变者攻陷东都十分有利;反之;若东都权力集中于越王杨侗一人之手;越王杨侗一人说了算;东都凝聚力必然增强;防御必然牢固;这对攻打东都就不利了。

李子雄稍加思考后;冷笑道;“越王好手段;他之所以请回秦王杨浩;真正的用意是打消观国公杨恭仁的顾虑;为杨恭仁复出做好铺垫。”说到这里他看了看杨玄感和胡师耽;问道;“是否有消息证实观国公杨恭仁已经复出了?

“这一点毋庸置疑。”杨玄感手抚长髯;皱眉说道;“崔赜为了帮助越王守住东都;主动向元氏和八姓勋贵做出了最大程度的妥协;但事情远比崔赜想像得复杂;西京咄咄逼人;国公更是步步紧逼;仅靠鲜卑人坚守东都已不现实。东都岌岌可危;我们能看到;崔赜能看到;杨恭仁当然更能看到;以他的个性;绝不会袖手旁观置之不理;所以杨恭仁的突然复出;一方面固然是崔赜所请;另一方面也有他自己的意愿;面对急转直下的东都局势;他已经坐不住了。”

“观国公复出对东都政局的影响太大了。”胡师耽忧心忡忡地说道;“可以预见;越王的权威会因此凌驾于东都之上;中央诸府和十二位府在与越王的对抗中已落在下风;已再难掌控东都局势的发展。而这影响到了我们的兵变谋划;打乱了我们的既定部署;迫使我们不得不延缓举兵时间。”

众人神色沉重;尽皆沉默。观国公杨恭仁在军政两界拥有巨大威望;再加上继承了由他父亲观德王杨雄和他叔父始安恭侯杨达留下的庞大政治遗产;事实上现在他在宗室政治集团中的领袖地位已十分牢固;这也是东都上上下下都看好他;把他视作中土新一代权力核心;都愿意与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原因所在。

观德王杨雄和始安恭侯杨达已成为历史;而观国公杨恭仁才是未来;是所有政治集团都愿意积极“投资”的对象;所以此刻观国公杨恭仁的复出;必将对东都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首先受到影响到的就是东都大大小小的政治势力对越王杨侗态度上的改变;因为某种意义上杨恭仁的复出可以解读为宗室在皇统之争中开始“站队”;开始倾向于越王杨侗;开始鼎力支持越王杨侗;如此一来必将影响到这些政治势力在东都风暴来临后的选择。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杨玄感没有预估到;胡师耽等兵变者也没有推演出来并预作防备;谁也没想到观国公杨恭仁竟然以自身和宗室的未来为代价;在东都危难之刻毅然“站队”;这太疯狂了;完全是失去理智的政治冲动;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但现在它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如此说来;我们在皇统继承上是不是已失去了选择?”李子雄终于打破了沉默。



第四百二十二章各执一词





胡师耽看了一眼杨玄感;以目示意;后者微微颔首;于是胡师耽谨慎试探道;“我们还有一个选择。”迟疑了片刻又补充道;“我们最早的选择。”

李子雄略感错愣;旋即目露鄙夷之色;冷声嘲讽道;“你们早已抛弃了齐王;之前也否决了某的建议;而且想方设法阻止齐王乘兵变之际加入皇统争夺;态度非常决绝。现在你们走投无路了;突然又想起来利用齐王;你们当齐王是可以任意拿捏欺辱的黄口小儿?某郑重告诫你们;不要痴心妄想了;目前形势下兵变成功的希望并不大;齐王绝无可能与你们合作;最起码在形势没有明朗;你们在东都战场上没有确立明显优势之前;齐王不可能陪着你们一起疯狂

说到这里他忽然感觉很失望;很沮丧;精疲力竭;甚至有些厌倦与眼前这帮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骄狂之辈虚与委蛇了。或许是李风云对未来的预测影响到了他东都政局的看法;也或许是近期发生在权力高层的一系列不利于兵变的博弈让他情绪悲观;使得他实在是没心情继续与杨玄感等人毫无意义地周旋下去。既然你想自立;那就于脆一点;毋须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反正兵变败了也是死;篡位自立也是死;根本没必要犹豫;你所顾忌的无非就是担心自己的心思暴露后;很多人发现被骗不再追随你;但实际上只要是你圈子里的人;只要是你的亲朋故旧门生子弟;都已被你拉上这条船;谁也下不去;他们除了义无反顾的支持你外;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如今代王指望不上;齐王绝无可能;秦王又返回了东都;除非我们攻陷东都;否则我们在皇统继承上根本就没有可选择的对象。”李子雄抚须叹道;“当前东都局势不利于兵变;而圣主和行宫那边正在紧锣密鼓地抓捕兵变者;举兵时间已不能再拖;越拖对我们越不利;所以某有个建议。”

李子雄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越公也是出自弘农杨氏;身体里流淌的也是皇族血液;为何越公就不能继承皇统?”

举座皆“惊”;但从各人肃穆的表情和淡然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惊”是表象;实际上大家早有定计;只不过因为李子雄资历老、声望高;在兵变上有自己的谋划;且与杨玄感等人的谋划发生过直接冲突;所以大家在不知道李子雄真实想法的情况下;为避免矛盾扩大化;谁也不想过早揭开真相。现在好了;李子雄迫于自身处境之困窘;不得不接受杨玄感一伙人的决策;于是矛盾没有了;冲突也没有了;可以齐心协力了。

胡师耽、王仲伯、赵怀义等人遂纷纷出言赞同;鼎力支持杨玄感自立。李子雄看着这帮人的无耻行径;忍不住就有拂袖而走的冲动;他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难道这帮人就是自己曾经颇为倚重的政治盟友?是自己老眼昏花了;还是这帮人自身出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沉醉于自我编织的美梦而无法自拔?

杨玄挺、杨积善也积极拥护。

杨玄感终于说话了;很矜持;很谨慎;很谦虚;很理性;一句话;接受自立的提议;但目前并不具备自立的条件;现在“一穷二白”;没有地盘;军队数量有限;钱财数量也有限;而更严重的是;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没有确立一定的优势;而没有这些优势就代表没有希望;没有希望谁会支持?谁会投奔?

“拿下东都;横扫京畿;占据中原;我们便能建立起优势;便能给支持者以希望;给观望者以信心。”杨玄感最后总结道;“东都是此次兵变的攻击目标;也是此次兵变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只要拿下东都;则一切皆有可能。”

言下之意;拿下东都;在政治军事上建立了一定的优势;自己就自立;就开国做皇帝。

李子雄本想提出异议;但想到李风云对这场兵变结果的预测;他又把嘴巴闭上了。到目前为止;整个局势的走向;无论是东都的还是黎阳的;都与李风云的预测相差无几;这说明什么?至此;李子雄的信心动摇了;他对自己积累的几十年军政经验一向十分自信;所以他对李风云的预测始终抱着怀疑态度;然而事实证明;李风云算无遗策;而他自己则步步失算;两下一比较;如何选择不言自明。

杨玄感看到李子雄欲言又止;遂主动征询李子雄的意见;你对某的决策可有异议?

李子雄迟疑了片刻;还是忍不住赌一把;他就不相信这场兵变没有成功的希望。

“你有多大把握拿下东都?”李子雄问道。

“势如破竹;挡者披靡。”杨玄感信心十足地一挥手;“十到十五天之内;某就能拿下东都。”

“是洛水以南的外郭;还是洛水以北的皇城和宫城?抑或;洛水南北;整个东都;都在你的控制之下?”李子雄追问道。

杨玄感略略皱眉;与胡师耽、杨玄挺、王仲伯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而胡师耽等人不约而同地微微颔首;支持杨玄感透露实情;毕竟目前形势并不好;若能赢得李子雄的充分信任;若能让李子雄拿出全部力量支持杨玄感;则有利于这场兵变。

“某有把握拿下洛水以南。”杨玄感回道;“而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