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且不论他们之间的合作是否真诚。”李密继续说道;“仅以合作本身而言;意味着代王杨侑已经有了关键时刻出兵东都的意愿。如果我们在东都攻得太猛;李浑一败再败;东都向西京求援;卫文升决意出兵;代王杨侑迫不得已之下;极有可能先派遣一支军队东进潼关;而此举等于是代王杨侑表明了西京的立场;接下来东都局势不论如何变化;西京都会与东都同风雨共进退;这必将影响到东都众多势力在兵变一事上的态度和立场;这对兵变十分不利。”

李密这番话说得含蓄;但实际上就是否定了李风云的攻击策略。

李风云毫不犹豫;当即予以反驳;“某对此事的推断;与你的分析完全不一样。西京处心积虑要推动这场兵变的爆发;目的是什么?某认为;西京的目的很明确;狠狠打击圣主和改革派;牢牢确立代王杨侑的皇储地位;为关陇人牢牢掌控朝政夯实基础;而这场兵变便是他们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越公和你们这些兵变参与者都是他们实现这一目的的牺牲品。由此可知;东都局势无论多么恶劣;只要东都还在越王杨侗手上;只要东都还没有陷落崩溃;只要东都还没有变成废墟;只要兵变还没有危及到国祚根基;还没有对圣主和改革派造成沉重打击;还没有迫使圣主放弃第二次东征;他们就不会出兵;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件事。反之;如果局势像你所预测的那般;东都惶恐不安地哭号了几嗓子;西京就迫不及待出兵支援;就要与东都同风雨共进退;那西京图个什么?如何解释之前西京处心积虑地推动这场兵变的爆发?”

“依你的分析和推演;只要圣主还没有放弃东征;还没有从辽东返回;西京就不会出兵支援东都了?”李密质疑道。

“某的分析不一定正确;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李风云回道;“在圣主没有放弃东征;在圣主派出的平叛大军没有抵达东都之前;西京即便出兵了;也不会倾力攻击;最多也就是虚张声势;掩人口实而已;否则西京所图为何?指望圣主的恩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河洛人死伤殆尽;关陇人伤痕累累;这种情况下;圣主如果不撕破脸;不背信弃义;不乘机出手;不把保守势力一扫而尽;他就不是圣主;而是圣人了。所以西京即便从自保的立场来考虑;也要想方设法保存实力;把苦活脏活都留给圣主派来的平叛大军;自己坐山观虎斗;站在一边捡便宜;唯有如此;关陇人才能在风暴后的清算中;有足够的实力抵挡住圣主和改革派的疯狂反击。”

李密一时语塞;竟找不到反驳之言。李珉本无意帮李密解围;又看到李风云态度坚决;稍加思量后便明智地闭上了嘴巴;沉默了。

韩世谔不得不说话;“国公虽然人品恶劣;但骁勇善战;谋略出众;继承了陇西李氏在兵事上的天赋;再加上其麾下诸鹰扬都是卫府精锐;你即便有了他的兵力部署;即便以夜袭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但未必能将其击败;更不要说将其打回东都了。”

李浑有天赋;有才华;有功勋;人也长得相貌瑰伟;但人品之恶劣;在东都也是公开的秘密;其最卑劣之行径;就是从长房的孤儿寡母手中;不知廉耻地抢走了家族世袭的爵位;足见其人贪婪无耻;自私自利;薄情寡义。

“正因为李浑人品恶劣;某才认为;在目前局势下;李浑不但没有与我们倾力一战的决心;更没有为越王杨侗冲锋陷阵的意愿。”李风云笑道;“不要忘了;他和建昌公一样;早已被视为齐王的股肱;即便齐王失势了;但他身上的这个烙印却涂抹不了;所以某的推断是;当他知道齐王要利用东都兵变来牟取利益时;必定要为齐王创造牟利条件。齐王不倒;他才能保全自身;齐王倒了;他的未来也就难以预测了。”

“既然如此;李浑怎样才能在东都战场上为齐王创造最好的牟利条件?”李浑看看众人;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笑容;不再说话。

李密、李珉和韩世谔面面相觑;对李风云的说法倒也能接受;只是李浑个性自私;在齐王失势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指望他损失自己的眼前利益;去赌博齐王的未来利益;似乎也很困难。

“国公应该是深陷困境;彷徨不安;夙夜难眠啊。”李珉想到自己;想到父亲李子雄;忍不住喟然长叹。

“这是必然。”李风云说道;“一步错步步错;当初他既然选择了齐王;就只有一条道走到黑;就算他改弦易辙;有意改换门庭;但以他的人品;谁敢接受?去年齐王离京;他出了大力;可见他也要殊死一搏;而今年圣主东征期间依旧把他放在卫戍东都的重要位置上;这背后的深意就值得思量了。”

“李浑的妻舅是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年他正是得益于宇文述的帮助;才得以成功夺嫡;可见两人关系之好;但当时圣主还是太子;尚未登基;非常需要陇西成纪李氏这种在军方拥有庞大实力的豪门支持;而如今的形势就不一样了;李浑深陷皇统之争难以自拔;再加上他也是阻碍圣主改革兵制、集中军权的军方实权派之一;已成为圣主的眼中钉;这种情形下李浑不但得不到宇文述的帮助;反而稍不小心就会掉入宇文述设下的陷阱;所以李浑目前的处境非常不好。正因为他的处境不好;代王杨侑和关陇人才与他谨慎地保持距离;以免被其拖累;而李浑对此显然非常失望;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齐王身上;这就给了我们机会。”

“之前李浑背靠洛水;在显仁宫和伊水之间摆下防御战阵;任由伊阙失陷危及东都而不顾;就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如果考虑到他和齐王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还可以将其解读为某种试探;看看我们攻打东都的举措与齐王乘机牟利是否有某种联系。”

李风云的这句话提醒了大家;李密、李珉和韩世谔灵光电闪;频频点头。

“既然李浑做出了暗示;我们是否给予回应?”李密说话的时候;两眼不是望着李风云;而是望着李珉;显然希望李珉跑一趟;与李浑秘密见个面;打探一下李浑的真实想法。

目前这支军队里与齐王关系密切的只有李风云和李珉;而这两人参加兵变都是另有图谋;都是帮助齐王牟利;这一点李密还是清楚的;只是暂时双方都还有共同利益;需要合作;还没到撕破脸的时候;所以能利用就利用;能榨取价值就尽量榨取。

李珉望向李风云;目露征询之色。

李风云点点头;“现在我们有击败他的把握;这更有利于你说服他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做出符合他利益的选择。”

当天傍晚;李珉就通过自己的“渠道”;秘密拜见了李浑。

李浑有些吃惊;他与齐王、韦福嗣人等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当然知道汴水一战后李珉的去向;他以为李珉在河南;以为其藏在李风云的帐下;万万没想到李珉竟然神奇般地出现在伊阙战场上。

李浑立即想到一种可能;不待寒暄;开口便问道;“攻陷伊阙的是不是李风云?”

李珉微笑点头。

李浑恍然大悟;这招瞒天过海用得好;怪不得韩相国的实力如此强悍;原来躲在他背后的是李风云;而自己要对付的则是联盟精锐;这一仗就不好打了。

“李风云为何急于兵临东都?”李浑问道;“他并没有攻陷东都的实力;过早进入东都城下;必定全军覆没。”

“某并不是来拯救李风云。”李珉笑道;“而是来拯救公。”

李浑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愿闻其详。”



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山头





“如果李风云奇迹般的击败了你;兵临东都城下;你如何逃脱战败之罪?”

李浑嗤之以鼻;“他能击败某?你知道伊阙为何失陷?不是他实力强悍;而是韩世谔拱手相送。你知道某为何不夺回伊阙?不是他防守坚固;而是某暂时还不想夺回伊阙;否则他早就抱头鼠窜;逃之夭夭了。”

李珉摇头笑笑;不动声色地说出了李浑在伊阙战场上的兵力部署。

李浑吃惊了;颌下长髯无风而动;怒不可遏;“卫府有内奸。岂有此理;某若找到他;必定剥皮抽筋;挫骨扬灰

“你身边有很多僚属;你帐下有很多军将;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张看不见网;你如何找?怎么找?”

“如此说来;今夜李风云就要发动夜袭了?”李浑质问道。

“所以某说;某是来拯救公;为公谋一条退路。”李珉从容说道。

李浑稍加沉吟后;缓缓颔首;不得不调整心态;不得不改变策略;没办法;自己被人出卖了;而两京局势都很恶劣;虎狼环伺;自己稍有闪失;必定被吞噬得一于二净。

“齐王可曾告诉你;他此番来东都;利用兵变牟利;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李珉问道。

李浑诧异地看了李珉一眼;心想这事还要齐王告诉某?只要稍知内情的人都知道;齐王的目标是皇统;是要拿回本属于自己的皇统继承权;当然了;若能利用此次风暴成功胁迫圣主给予其储君之位;入主东宫;那就是最理想的结果了。而自己目前在东都的所作所为;就是配合齐王竭尽全力谋取储君之位;虽然其中的风险难以估量;但相比入主东宫后所获得的巨大利益;这点风险还是值得一冒。

李珉看到李浑不屑一顾的表情就知道李风云果然预测对了;李浑对齐王来东都的真正目的当真是一无所知。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李浑的人品有直接关系;齐王、韦福嗣和董纯虽然与李浑都是一个利益圈子里的人;但在目前形势明显对齐王不利的情况下;以李浑的个性是否还一如既往的忠诚齐王;那就难说了;所以出于保密考虑;他们当然不会告诉李浑;并且还要约束李善衡;叫李善衡也要守口如瓶。而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寥寥无几;李善衡就算有心告诉自己的叔父;亦是有心无力;他就在齐王身边;胆子再大也不敢公然背叛齐王。

“在公看来;齐王此次重返东都;目标就是皇储;那么某能否问一下公;你认为齐王赢得皇储的机会有多大

李浑看到李珉一副果不其然的样子;当即意识到这里面出了问题;齐王对自己的信任越来越少;担心自己出卖他;于是便蓄意隐瞒了很多核心机密;再听到李珉这么一问;便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心里忍不住就涌出几分悲哀和失落

人这一辈子总是面临无数选择;有错有对;但在关系到命运的关键性选择上如果错了;只要错一次;那就完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自己错就错在了皇统选择上;错误的选择了齐王;当然了;和自己一样做出了错误选择的还有不少人;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死了;一部分流放了;生死未卜;李子雄、韦福嗣等人算是幸运的;罢官解职;禁锢在家;唯有自己“毫发无损”。然而;悲哀就在如此;因为自己“毫发无损”;齐王和韦福嗣等人当然有理由怀疑自己的忠诚;怀疑自己背叛了他们;但自己身上又早已打上了齐王的烙印;改换门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撞上了可遇而不可求的大机遇;于是自己在政治上就陷入了尴尬境地;旧东家不信任自己;新东家又毫无着落;悬在半空中;脚不黏地;随时都有覆灭之危。

此次圣主为什么把卫戍东都之重任继续托付给自己?很简单;圣主不是信任自己;而是要利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机会摧毁自己;要让自己自掘坟墓;自取灭亡。

现在军方有实力有能力有威望;影响力又极大;又在积极阻碍圣主改革的军方大佬已寥寥无几。过去杨素是无可争议的军方第一大佬;弘农杨氏在军方的实力非常庞大;但他已死很多年;接着就轮到八姓勋贵的于氏;但于氏的传承者于仲文已经被圣主成功摧毁;最后就剩下陇西李氏;自己的父亲李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