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渔村-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敖沐阳在水里看的服气,这人模狗样!
  将军额头的白毛不知道怎么回事,长的速度很快,可能是它身上其他地方的毛会根据季节退换,这白毛没有掉过,一直野蛮生长,如今得有他小指长了。
  不过考虑到这撮毛应该攒了五六年,其实长的也不算快。
  他潜水下去,在一片海底的礁石区发现了大片牡蛎,也就是俗称的海蛎子。
  这东西长的跟礁石很像,个头大的跟成人巴掌似的,它们汇聚在一起成群成片,很是可观。
  牡蛎喜欢生活在坚硬的海底区域,这叫牡蛎床,一般位于或深或浅的海水或有盐味的河流入海口。
  和鱼虾不同,牡蛎是可以雌雄同体的,它们一次可以产卵数十粒,然后在外套膜中受精、孵化,最终幼虫脱离母体固着到海底,开始它们的一生。
  另外它们一生就两件事:开合贝壳捕食和繁殖。这种繁殖和生长方式决定了一旦出现牡蛎床,就会有大量牡蛎出现。
  现在他就碰到了一个牡蛎床,这里海水不深,只有七八米,平时来来往往的渔船可不少。
  一直以来没人发现这个牡蛎床,很可能是人们习惯性认为近海没有什么渔获,就没有去海底搜索过,侥幸给敖沐阳留下了这么个赚钱机会。
  “经验主义要不得啊。”敖沐阳摇摇头,然后从船上拿起一把锤子和铁凿子潜入海底。
  野生牡蛎价值很高,毕竟这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海鲜,素有海中牛奶之称,富含大量蛋白质和人体所缺的锌,在市场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
  牡蛎床上,大量牡蛎缓慢的开闭贝壳,在闭壳肌支撑下,它们过滤海水,通过振动腮上的纤毛在水中产生气流。
  这样水进入腮中,里面的悬浮颗粒被粘液粘住,腮上的纤毛和触须按大小给颗粒分类,小颗粒是食物,大颗粒是垃圾,会运到套膜边缘扔出去……
  敖沐阳潜入海底,他带动水流出现剧烈变动,牡蛎们敏感的发现了环境变化,立马闭合了贝壳。
  捕捞养殖的牡蛎很简单,牡蛎床是人工制作,上面有很多结实的网子和绳子,最终收起来就行。
  但捕捞野生牡蛎就比较费劲了,它们牢牢贴在礁石上,如果是潜水捕捞,那一口气只能够捞上两三个。
  敖沐阳没有这个担忧,他在海底将凿子插进一块礁石中,贴着礁石用凿子一下下凿了起来。
  锤子在水中有浮力,他不便用力,有点事倍功半,不过比起普通人来说他这已经很轻松了。
  手里握着锤子和凿子,他腰上有个网兜,凿下来一个牡蛎就装起一个,等到装上一批后,他就浮起来将网兜托出水面。
  剩下的事就是将军的了,它会叼着网兜爬上船,将网兜拉上去,这是水猎犬从小训练学会的技能,它们是渔民的好帮手。
  不过将军没接受过训练,不太懂这个,看着敖沐阳将网兜递给自己,它就用爪子拨开了:不要,我不要这个。
  敖沐阳指着船上道:“叼上去,你得拖上去,这个也不会?这个不是天生的吗?”
  将军一脸懵逼,看着敖沐阳反复做手势,它用舌头舔舔嘴巴游回去爬上船,然后回头看主人。
  敖沐阳无奈的招手:“你过来,你叼着这个回去,你自己回去干吗?”
  看到他招手,将军摇摆尾巴开心的游了过来,绕着他一边游一边舔他的脸。
  “行了行了,不是叫你下来玩。”敖沐阳将网兜递给它,塞进它嘴里,“叼着这个回去,上船上去。”
  将军又用爪子推开,不要,不要这个……


第39章 修学校
  费尽心思教导将军学会了拖网兜,一人一狗合作着撬了好些牡蛎下来。
  后面,一辆铁皮船拖着舢板开到红洋市,敖沐阳给了两百块的拖船费,然后自己划着舢板去了老孙头小厨所在的海域。
  海边沙滩上有不少人在玩,看到敖沐阳划着船、船上坐着水猎犬,有些人颇为羡慕,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来拍照。
  等到了老孙头小厨所在位置,他划船靠岸后,这里海滩也有游客,有人就羡慕的说道:“哥们,你是来卖鱼的吗?你们日子真好,欣赏着海景就把钱赚了。”
  听了这话,敖沐阳苦笑着摇摇头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什么意思?”那人不懂。
  敖沐阳没解释,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多说也没用。
  其实生活和工作都是这样,只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打,这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结果游客们把他的行为当做是渔人的风范,认为有一种超脱凡尘的洒脱,于是更加羡慕了:“真有范儿!”
  他给老孙头打了电话,老孙头擦着手跑出来。
  看到一船的牡蛎,老孙头眼睛一亮道:“野生的?”
  敖沐阳拍拍船头道:“全野生的,你自己来看。”
  海边的人都知道,养牡蛎不需要什么饲料,它们靠滤食海里的浮游生物为生,这样也就无所谓养殖与野生的区别了。
  实际上这只是对外说辞,养殖牡蛎还是要投入饲料的,一定海域中的浮游生物含量是定量的,光靠海水中那点浮游生物能养活多少牡蛎?
  海洋养殖场里,一片牡蛎床上的牡蛎数量得是野生牡蛎是数十倍,密度非常大。
  为了让它们长得快,肯定得让它们吃饱喝足,这种情况下海水中的天然浮游生物不足,需要往海水中添加。
  吃牡蛎一吃营养二吃口感,养殖牡蛎生长快,营养含量自然少,而且长得太快导致口感也不好,咀嚼起来跟面团似的,缺乏嚼劲。
  老孙头随意选了几个牡蛎用撬刀打开,里面是带黑边的白黄色嫩肉,他挖了一个塞进嘴里,然后一脸赞赏的点头:“好,怎么卖?”
  敖沐阳道:“你看着给吧,反正咱们不是一锤子买卖。”
  老孙头大笑:“我以市场上的价格给你,一斤十五块钱,行吧?”
  敖沐阳点头:“可以。”
  牡蛎这东西不是爱好者或者有钱人一般不会去吃,它就是个大壳子,两边贝壳跟石头块似的,买一斤牡蛎,有八两是贝壳。
  野生牡蛎的贝壳更厚,因为它们得防御天敌攻击,一斤里面更没多少东西。
  但即使这样也是野生的更贵,这季节普通牡蛎十五块能买两斤、三斤甚至品相差点能买到四五斤,可野生的只能买到一斤,而且在市场上很难买到,一般是直接供应酒店,然后酒店论个卖。
  老孙头按市场价买下而不是批发价买,算是有良心。
  这一船牡蛎有三百斤,老孙头给了他四千五百块。
  牡蛎要吃新鲜,但它不是出水死,可以用海水暂时养起来,这批牡蛎足够老孙头的小店消化几天了。
  看到他送来一船野生牡蛎,旁边的饭店老板闻讯而来,纷纷递给他名片和小礼物:
  “兄弟,再有好货给哥哥个电话。”
  “明天还有海蛎子吗?给我准备个一百二百斤。”
  “钱好商量,兄弟,鱼虾蟹贝,只要野生货,你带过来我都能吃。”
  随着老百姓逐渐有钱,吃货陡增,大家对于食物开始考究起来,野生海鲜越来越受欢迎。
  敖沐阳收起名片笑道:“我会给你们电话的,不过得让你们自己去拉了,我可不会再送过来。”
  他这次来就是打响名气的,要是让他每次都来回奔波,那太浪费时间和力气了。
  又去买了一些东西,再随着一艘渔船回到龙头村,这样时间就是下午了。
  敖沐阳上岸后碰到渔家乐的老板敖沐风,后者说道:“咦,阳子,你没去学校?”
  “去学校?去什么学校?”敖沐阳纳闷。
  敖沐风道:“这不是九月要开学了吗?鹿老师觉得得提前收拾学校,上午村委大喇叭喊过了,让咱们去帮忙收拾学校,可他妈的没钱谁去啊?”
  敖沐阳皱眉道:“没钱就不去?在学校上学的还不是咱们村里的孩子?”
  敖沐风讪笑道:“阳哥你别对我发火,我家娃才两岁,还不到上学年纪。再说,即使到了上学年纪,我也要把他送去城里,这在村里上学能行吗?”
  然后,他又贼笑道:“你不也没去吗?”
  敖沐阳被噎了一下,道:“我这就去。”
  学校小学在村后大龙山的山腰上,那可是有段历史了,以前是村里的私塾,后来成为小学,周边三村五寨的人几乎都是这里毕业的。
  选址于山腰,这是基于风水考虑,高山挡邪风、迎面水送才,另外学校建在山上,学生们的位置就高于地上的人,这叫‘压人一头’,寓意是出人头地。
  敖沐阳知道这没用,否则龙头村小学多少年了也没出个高官巨富?
  踩着山路,学校出现在他视野中。
  校园的铁栅栏大门正对山路,大概有四五米宽、三米多高,栏杆上锈迹斑斑,内外长满杂草。
  门口两边的影壁上各有一行模糊的字,风吹雨打之下字迹已经看不清楚,不过敖沐阳知道写的是什么,他早就牢记于心:
  “路虽近,不行不到;事虽小,不为不成!”他喃喃说道,入目所及之处,皆为破败。
  看着这破烂校园,敖沐阳心里有一种无力感。
  就这样的学校,怎么让孩子们回来上学?他以为县里拨款已经将学校修缮过了,现在看来所谓的‘复学’就是个噱头罢了。
  不过此时校园里好歹有一些活力,有几个少年在里面忙活,带队的是鹿执紫。
  此时的鹿执紫和他刚见面那会不一样,她头上包了块布做头巾,身上换了一套迷彩服,手上戴着劳保手套,俏脸上有一块块灰尘,哪里还有之前风采动人心的姿态?
  敖小牛看到了敖沐阳,叫道:“阳叔,你来了。”
  鹿执紫回过头来笑道:“太好了,又多了一个人。”
  敖沐阳苦笑道:“抱歉,我很早就出海了,不知道这档子事,要不早来帮忙了,对了,就你们几个?”
  “还有我。”灰头土脸的敖富贵从窗户冒出头来,他直接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好像泥人。
  既然来了学校,那没说的,他得下手帮忙收拾。
  可这一下手他有点懵,学校太破烂了,要收拾出来太难了!
  而且这活也不应该是老师带着学生干,他掏出手机道:“先不用干了,我给村长打电话,看看这到底什么意思,复学就这么复?这不是胡闹吗?你们休息,回去洗刷,晚上我给你们做好饭吃!”


第40章 野菇子
  电话打过去,一直提示不在服务区。
  敖富贵擦着脸上的灰道:“不用打了,那老货肯定出海去了,它酿的他哪天不出去?反正龙头号从来闲不住。”
  敖沐阳道:“当着孩子的面别说脏话了,得,咱们下山准备吃晚饭。”
  鹿执紫招招手道:“先帮我把屋后头收拾一下,有不少木头堆在那里,我怕这刚下完大雨这里潮湿,吸引蚊虫、滋生太多细菌病毒。”
  学校很小,操场和房屋各占一半面积,操场在东边、房屋在西边,之间有一道带拱门的墙壁间隔。
  房屋布局是田字形,‘田’字内的‘十’字是两条路,南北走向是主路,路的北面入口就是校门口,南边是个大影壁,上面绘有雷锋同志抱着冲锋枪战风雪、卫边疆的图像。
  然后,以这条路为界分别有两排房屋,西边两排面积较小,前面一排是教师宿舍、后面一排是办公室和会议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