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房龙讲述地理的故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1852年,1863年,1864年,1867年,1874年,1875年,1880年,1881年,1883

年,等等,这些就是伊斯基亚岛发生过地震的年份。火山喷发了千百万年,厚厚

的凝灰岩逐渐将意大利广袤的大地覆盖起来了。凝灰岩是一种软质岩石,它是由

在火山喷发时从火山口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所构成的。由于这种火山凝灰岩层的渗

透性极强,所以它对整个半岛山形地貌的形成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至少有4000

平方英里的土地为火山凝灰岩覆盖着,包括罗马城那7 座小山,它们正是由硬结

的火山灰堆积而成的。人类历史产生之前的火山喷发还演绎出了其他的地质构造,

这使意大利的土壤层十分脆弱。亚平宁山脉纵贯整个半岛,并把这个半岛一分为

二,而它大部分是由石灰岩构成的。这种石灰岩极易滑动、下陷,覆盖在年代更

久远的比较坚硬的岩层之上。对这个方面,古意大利人十分清楚,所以,即使没

有火山喷发,他们也会每隔20年就把地界勘察一下,把全国每一块大地产的石头

标记查看一下,看看那些标明每个人财产范围的标记是不是仍呆在原地。而对今

天的意大利人来说,每逢道路断裂,铁路变形,或绿色山坡上的一个可爱的村庄

翻滚而下时,他们就认识到土地又在移动了(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认识了这

个过程)。有那么多的意大利村庄高踞在山顶上,当你访问这个国家时,你一定

会惊诧不已的。为了安全,古意大利人才避居“鹰巢”。这是一个通常的解释。

其实,这还只是一个次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为了避免为滑坡所毁的惨剧的

发生,所以他们才远离山谷的水井和山下的交通要道,栖住在那很不舒适的山顶

上。古老的地质岩层往往在山顶上暴露于外,那是十分坚固的地表,能为意大利

人提供永久的居所。而山坡上的石灰岩地表是松软的,就像流沙一样是不安全的。

所以,那些山村远看美丽如画,你一旦住进去就会感到很不舒适。



    /* 58 */第二部分:地球有四季地理造就的海上霸主或陆上强国(图)4



    我们被这一切带进了对现代意大利的思索之中。意大利不同于希腊,它并未

江河日下。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这个国家正勇敢地迈向一个新目标。假如

它能持之以恒,它千年来因疏忽而造成的损失就会得到弥补,甚至于昔日的荣光

也会再现,重返世界强国之列也不是梦想。意大利在1870年重新取得了统一。一

旦意大利人把外国统治者赶回了阿尔卑斯山脉的那一边(那儿是侵略者的老家),

他们赢得了独立,那伟大而近乎绝望的奋斗历程———重整山河就开始了。他们

首先把注意力投放在整个半岛的鱼米之乡———波河流域。波河位于北纬45°附

近,它并不长,如果你翻过世界河流长度的一览表,你会发现,在欧洲,只有伏

尔加河才有资格名列世界前茅。尽管波河只有450 英里长,但波河盆地却不小,

有27000 平方英里大,既包括它的支流的发源地,也包括那些受惠于波河之地。

波河流域虽不及其他几条大河,但也有它的独特性。这条大河能通航的河段占了

全长的六分之五,同时,它还是一条三角洲面积扩大最快的大河。波河每年向前

推进200 英尺,三角洲的扩大面积为四分之三平方英里。年复一年,1000年之后,

这个三角洲就会延伸至对岸的伊斯特拉半岛,一条7 英里宽的堤坝会将它与亚得

里亚海隔开,出现一个内陆湖,把威尼斯包围起来。有一层几英尺厚的坚硬物质

覆盖在波河河床上,这是由于波河夹带了大量的沉积物入海,其中一部分沉积物

沉积到了河底。波河日益升高,以致洪水泛滥,势必祸及周边地区,为了防止这

种局面出现,从古罗马时代起,波河两岸的居民就开始筑坝围堤,时至今日这项

工程仍未间断。波河河面比其周围的平原高许多就是这个工程的结果。在一些村

庄,堤坝有30英尺之高,波河河面与房屋的屋顶齐高。波河流域也有一些著名之

地。很久很久以前(假如从地质学上来说,就是不久以前),意大利北部平原仍

然是亚得里亚海的一部分,阿尔卑斯山脉的峡谷———那些深受夏日游客青睐的

峡谷仍然是狭窄的港湾,就像现代挪威的峡湾———远古时期它们还是一些峡谷,

后来才被海水淹没而成。这些昔日的海湾就是冰川融水的倾泻口。那时欧洲大部

分地区都还被冰川所覆盖着,当然,阿尔卑斯山上冰川的面积也比如今要大得多。

有大量的石头在冰川上,它们从顺着山坡下滑的冰川上滚落下去,形成了“冰川

堆石”或者“冰碛”。当两块冰川撞到了一块时,两块冰碛也就合二为一了,

“中部冰碛”就形成了。当冰川最终融化成水,残留下来的就只是这些碎石头,

叫做“终极冰碛”。



    /* 59 */第二部分:地球有四季地理造就的海上霸主或陆上强国(图)5



    这些“终极冰碛”,从低向高,把整个峡谷堵塞起来,它们与地质学上所谓

的海狸堤坝相似。在冰川期,冰川融水大量地从“终极冰碛”渗透下去而朝下流

淌,随着冰川的渐渐消失,水也就越来越少,而“终极冰碛”又比原先的水位高

出了许多,一片湖泊就在这里出现了。意大利北部所有的湖泊都是冰碛湖,如马

焦雷湖、科莫湖和加尔达湖。当人类问世,然后又开始农田灌溉工程时,这些冰

碛湖就成了天然的蓄水池。春天到来了,冬雪消融了,冰碛湖盛下了所有过剩的

水,假如这些融水在一个无湖的山谷里汇合,就会形成一股最具破坏力的山洪。

在接纳了冰川的融水之后,加尔达湖的水位会上升12英尺,马焦雷湖会上升15英

尺,而且还能接纳更多的融水。有一个简单的水闸系统就能够把这些水控制住,

并依据用水的需要来开关水闸。对这些天赐的地理优势如何加以利用,波河平原

的早期居民就已学会了。他们开凿出运河,把汇入波河的上百条小河连通为一个

整体,并修筑了大量的堤坝。今天,通过这些运河的河水每分钟超过了1000立方

米。波河流域也是水稻的理想种植区。1468年,一位比萨商人最先把水稻引种到

波河流域,至今,稻田已是波河平原中部最普通的景观。这里还引种了一些其他

的农作物,如玉米、大麻和甜菜等。尽管这片平原比意大利半岛其他地区的降水

要少一些,但是波河平原却是全意大利最富饶的地区。这个地区不仅把食物提供

给人类,还把衣裳贡献给人们。桑树是养蚕必不可少的一种植物,早在9 世纪,

拜占庭人(拜占庭位于罗马帝国东面,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其主要城市君士坦

丁堡,并把这个城市定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拜占庭乃亡)就把中国的桑树

引种到了波河。桑树畏冷喜热,伦巴第地区(这个名称来自伦巴第人,这是一个

从易北河河口迁移波河流域定居的条顿部落)即波河平原,为它提供的生长环境

是最适宜的。今天,波河平原从事丝绸工业的人大约有50万,他们出产的丝绸产

品的质量远远优于“蚕的故乡”———中国和日本的同类产品。就是那种一点也

不起眼的小虫子,把那种最华丽的服饰奉献给了人类。



    /* 60 */第二部分:地球有四季地理造就的海上霸主或陆上强国(图)6



    波河平原的人口无疑是十分稠密的。然而,波河流域最早的城镇居民却同大

河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他们当时的工程技术还未先进到能够建造稳固的

堤坝,另外,那些每年春涝后形成的沼泽也是他们的一块心病。波河平原上惟一

的一座重要城市就是都灵。这个城市早年曾作为萨瓦公国议会的所在地,如今全

意大利都在它的统辖之下,并且它还连接着通往法国和瑞士的关隘(通往法国的

是塞尼斯关隘,通往罗讷河河谷的是圣伯纳关隘,这个关隘以狗和修道院而著称

于世)。都灵所处的地势比较高,不用担心会被洪水所淹。另一座城市米兰是这

个地区的首府。处在波河与阿尔卑斯山之间的米兰是五条重要商道(圣哥达、辛

普朗、小圣贝纳德、马洛亚和施普吕根)交汇点。意大利与德国边境最古老的山

口———布伦纳山口的终点就是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维罗纳城。小提琴制作世

家———著名的斯特拉地瓦利、瓜奈里和阿马蒂三家族的故乡,就是波河河边上

的克雷莫纳。至于伯杜瓦、摩德纳、费拉拉和博洛尼亚(欧洲最古老的一所大学

所在地)都与波河这条大动脉保持着一段安全距离,但同时又依赖它维持着自己

的繁荣。威尼斯和拉韦纳,这是两座古代最浪漫的城市,它们也有相同的经历。

威尼斯的交通要道就是城内的河道,这里有157 条河道,总长达28英里。威尼斯

原本是难民的藏身之地。为了躲避亚洲移民大潮所带来的灾难,那些难民当时就

远走他乡,选择了波河流域这片泥泞的土地来定居。而难民一踏进这个流域就发

现,波河流域的盐滩就是遍地的黄金,只要他们愿意去拣,他们就能富甲一方。

于是,独家经营的盐业让这些难民奔上了快速致富路。转眼之间,大理石宫殿就

取代了他们的茅草小屋,他们的渔船规模可与战舰匹敌。在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

他们是最温文尔雅而又最尊贵傲慢的教皇、帝王和苏丹,并充当了整个文明世界

的殖民领袖。后来哥伦布发现了(当然是自以为发现了)通往印度之路并安然无

恙归来,当这个消息传到威尼斯里亚尔托岛的商业中心时,人们出现了极度恐慌,

股票和债券一下子全部下跌了50点。经纪人预测:威尼斯从此一蹶不振。这一回,

他们做出的预言真是准确。威尼斯精心保护的海上商贸通道一文不值了,所有的

投资都扔进了大海里。迅速崛起的里斯本和塞维利亚取代了威尼斯,成为国际大

货仓,欧洲各国都到那儿采购香料及其他亚洲、美洲产品。披金戴银的威尼斯成

了18世纪的巴黎,大批纨绔子弟聚居在这儿,开始模仿时髦的上流社会,或者干

些末流的声色犬马勾当。末日随着狂欢的开始而悄悄地降临了。拿破仑的一个小

分队就把这座城池占领了。流水依然在,美景仍可歌。只不过,20年后出现的机

动船使威尼斯的风景大打折扣。



    /* 61 */第二部分:地球有四季地理造就的海上霸主或陆上强国(图)7



    拉韦纳是波河泥沙造就的另一个城市。它原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小港湾,后

来一片6 英里长的泥沙将它同亚得里亚海隔断了,而它也变成了一座内陆城市,

客居在此的但丁和拜伦当年在这里曾放浪形骸、陶然而醉。在15世纪,拉韦纳是

罗马帝国的首都,一个拥有庞大卫戍部队的重要海军基地,还是当时最大的纺织

用锭盘以及木材供应基地,所以它那时的地位甚至比今天的纽约更显要。由于蛮

族的势力日益强大,早在公元404 年,罗马皇帝就认为罗马已危在旦夕。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