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哲学小辞典马克思哲学部分-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就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它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例如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由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所决定;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由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源。在生产方式的发展中,一般地说,生产力起着决定作用,它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而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它加速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只有变革生产关系,才能打破旧的生产方式,建立新的生产方式,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唯生产力论者看不到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片面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否定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的重大的反作用,否认变革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因而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每一个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归根到底决定着社会的基本制度,决定着社会的全部面貌。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既然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面貌,那末,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变化。一种生产方式向另一种更高级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必然相应地使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依次更替,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必然到来,这个历史前进的总趋势,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决定的。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生产力 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也叫社会生产力。它是由人(劳动者)和物(生产资料)这两个因素构成的。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是活的生产力。劳动工具是人类劳动器官的延长,需要人们去掌握和运用。(任何一种劳动工具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从古代的粗石器工具到今天的自动化精密机床等,都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人永远是劳动工具的创造者、使用者和改进者。“全人类的第一个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327页)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见物不见人,不能抹杀生产力中人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索。离开了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等物的因素,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产。只有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劳动工具,才能向大自然开战;只有不断地革新技术,改进工具,才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生产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的状况,还标志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劳动工具的改进和变革,是人类生产斗争经验的结晶,体现着人在改造自然界中的主导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社会制度的变革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全部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21页)“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21页)因而也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制度。每一个时代的生产力,都是以往人们实践的结果,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每一代人都只能在前人已经造成的物质基础上去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社会制度。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必然不断前进。一切开历史倒车的反动派是必然要失败的。
  
  生产力总是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各个要素,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结合起来,并与生产关系一起运动发展的。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是在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发展的。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物的结合服从于资本家追求利润的需要,是物支配着人,而不是人支配着物;人的作用受到极大的压制,人和物的结合经常遭到严重的阻碍和破坏。这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中表现得最明显、最集中。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是社会的主人,不再是物支配着人,而是人支配着物。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劳动人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抓革命,促生产”,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使生产力得到高速度的发展。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以无比生动的事例表明:社会主义革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是最大的生产力;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被创造出来。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叫社会生产关系。它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必然产生的物质关系。
  
  生产从来都是社会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发生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而且人们相互之间也发生一定的生产关系。只有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人们才能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才会有社会生产。毛主席指出:“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实践论》)生产关系是人们,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建立政治法律制度和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里,它表现为阶级关系,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阶级关系中。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第三,产品分配形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主要方面,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的状况主要说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的问题。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形式,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对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生产关系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都属于这种类型。在这种生产关系下,生产资料以不同的形式为社会所公有。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原始公社是简单的劳动协作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之间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同志关系,劳动人民同剥削阶级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自觉的共产主义协作关系。在产品分配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和公有制发展程度不同,因而分配形式也不相同。在原始社会是平均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为特征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都属于这一类型。在这种生产关系下,生产资料为少数人的剥削阶级所占有,而多数人的被剥削阶级则没有生产资料或只有很少的生产资料,这就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是少数人统治、压迫和剥削多数人的关系。在分配关系方面,占有生产资料并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能够用各种形式(如封建制度下的地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等)不劳而获地占有绝大部分产品;而不占有生产资料和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劳动人民,则只能得到很少的生活资料。这种分配关系是一种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种类型的生产关系具有对抗的性质,它必然表现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极残酷的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最后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对抗性的生产关系,它必然要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
  
  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为生产力所决定,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旧的、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能够解放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的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必须注意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注意抓好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从伯恩施坦到林彪等新老修正主义者都竭力鼓吹唯生产力论,抹杀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反作用,否认变革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其目的就是妄图保护或复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历史倒车。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普遍规律。这个规律使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有机地联系起来,决定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支配着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前进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是一种客观必然性。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生产关系也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在社会生产发展的总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它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34页)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使一种生产关系为另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关系所代替。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83页)这就是说,旧的生产关系的灭亡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都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而不是由人们的意志所决定的。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反作用。在每一个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的一定时期内,这种生产关系基本上和生产力的性质相适应,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力量。“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矛盾论》)只有生产关系的大变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在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实现之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基本不适合又转化为基本适合,开始了它们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
  
  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