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0六页六行昌安侯袭嗣子藩按:后纪“藩”作“蕃”。 
  六0七页二行是为隈诸侯也按:刊误谓“隈”当依独断作“偎”。集解引周寿昌说,谓百官志注引胡广汉制度作“猥”。隈、偎、猥通用古今字,作“猥”以较合。广雅“猥,觽也”。 
  六0八页五行从都虑至羊肠仓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水经注“虑”作“卢”。 
  六0八页一0行石臼河解见*(明)**'章'*纪据校补引张□说改。 
  六0八页一四行会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乌桓传言乌桓死者神灵归赤山,祭彤传作“赤山乌桓”,此“赤沙”疑“赤山”之误。王先谦谓如沉说,“乌桓”下似当重“乌桓”二字。沉家本亦谓当重“乌桓”二字。今据补。 
  六0九页四行并载青泥一*(幞)**'墣'*据集解引惠栋说改。按:聚珍版东观记作“□”,亦误。 
  六0九页五行转易至数十人按:东观记作“数千人”。 
  六0九页八行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按:“二年”疑“元年”之误。沉家本谓按西羌传,事在章和元年,章帝纪亦在元年书护羌校尉刘盱,刘盱盖即张纡之斗。 
  六一0页一一行迷唐伯父号吾按西羌传,迷唐为迷吾之子,号吾为迷吾之弟,则号吾乃迷唐之叔父也。 
  六一一页五行东观记*(曰)*按:“曰”字衍,今删。 
  六一二页二行辄此请祷求福按:王先谦谓“此”字疑衍,或“此”上夺“于”字。今按:御览二七八引无“此”字。 
  六一二页八行训五子骘京悝弘阊按:袁纪“阊”作“辏А薄!
  六一二页一一行拜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骘也王先谦谓东观记复出“仪同三司”四字为是。今据补。 
  六一四页八行冬征骘班师按:“冬”上当脱“二年”二字。集解引惠栋说,谓洪适云帝纪班师在二年十一月,传有脱字。又引沉钦韩说,谓黄伯思东观余论云近岁关右人发地得古瓮,中有东汉时竹□永初二年讨羌符,与范书纪二年班师合,明“冬”上脱文。 
  六一四页一三行人士荒饥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士”当作“民”。 
  六一四页一六行元二即元元也按:集解引杭世骏说及惠栋补注,皆谓“元二”谓建初元年二年,注非。 
  六一五页八行帝丝麻按:马□伦读两汉书记谓“丝”字疑当作“缌”。 
  六一五页一三行又封京子黄门侍郎珍为阳安侯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京子于夷安侯珍为从祖,不应同名。袁宏纪云封京子宝为阳安侯。 
  六一六页一四行尚书邓访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访”作“防”。 
  六一六页一四行谋立平原王得殿本考证万承苍云“得”当作“翼”,安帝纪及章八王传可据。得又无子,以翼为嗣,安帝缘此贬翼为都乡侯,注失考正。今按: 
  据章八王传,得薨在元初六年,而邓弘先卒于元初二年,悝、阊卒于元初五年,今诬告弘等,必弘未卒前事,时为平原王者得也。安帝贬翼,追怨其父而迁怒其子耳,安得以此为据,万说未允。 
  六一六页一五行遂废西平侯广德叶侯广宗原作“西平侯广宗叶侯广德”,误,径据汲本、殿本改正。按:影印绍兴本此卷仍有阙佚,取它本补配,故多斗脱,举此一例,余皆不作校记。 
  六一七页六行属长沙*(国)**'郡'*据校补引张□说改。 
  六一八页一五行禹曾孙香*(子)**'之'*女为桓帝后据校补引张□说改。 
  六二0页二行事见古史考汲本无此五字,殿本作“事见史记”。按:校补谓闽本亦有此五字,殿本依监本转刊,作“事见史记”,两说互岐,殆皆非原注所有。 
  六二二页九行诸将军贺集解引何焯说,谓“军”疑当作“毕”。今按: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效首虏毕贺”,汉书作“皆贺”,诸将毕贺者,诸将皆贺也,何说是。 
  六二二页一三行此谗人侧目怨祸之时也按:集解王先谦谓东观记“时”作“府”,当是。 
  六二四页一0行馔具*'食'*也据说文补。 
  六二四页一五行从九卿复出以忧国可*(知)*也校补谓“知”字衍。通鉴引传文无“知”字,袁纪作“从九卿复为二千石以忧国可也”,亦无“知”字。今据删。 
  六二五页八行后属大司马吴汉共围嚣于冀按:沉家本谓是时围隗嚣于西城,非冀也。“冀”字误。 
  六二六页九行时人归其长者按:“归”疑“称”字之斗。 
  六二六页一0行子损嗣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水经注“损”作“楫”。 
  六二八页四行所见批扺按:汲本、殿本“扺”作“抵”。注同。 
  六二八页七行废于王命集解引沉钦韩说,谓“于”当为“干”。王先谦谓沉说是,盖“干”讹为“于”,因改为“于”也。 
  六二八页一二行鲁人*(又)*有与曾参同姓名据殿本删。 
  六二八页一三行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乃投杼下机据汲本、殿本补。 
  六二九页九行又在*(侈)**'移'*反据汲本改。 
  六三0页二行极死则为冤鬼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纪“极死”作“殛死”。 
  六三二页一一行臣敢忘斯议刊误谓“议”当作“义”。按:议义通,非必误字。 
  六三二页一三行泣血*(连)**'涟'*如据汲本、殿本改。 
  六三三页二行泣*(涕连)**'血涟'*如据易屯卦改。 
  ************后汉书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 第七 
  溤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一'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二' 
  注'一'父城,县名,故城在今许州叶县东北。汝州郏城县亦有父城。 
  注'二'孙子名武,善用兵,吴王阖庐之将也,作兵法十三篇。见史记。 
  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一'异闲出行属县,'二'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綝、吕晏,'三'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暛功报德。”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光武南还宛,更始诸将攻父城者前后十余辈,异坚守不下;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异因荐邑子铫期、'四' 
  叔寿、段建、左隆等,'五'光武皆以为掾史,从至洛阳。 
  注'一'巾车,乡名也,在父城界。 
  注'二'闲出犹微行。行音下孟反。 
  注'三'东观记曰:“綝字幼春,定陵人也。伉健有武略。”綝音丑心反。 
  注'四'音姚。 
  注'五'东观记及续汉书,“段”并作“殷”字。 
  更始数欲遣光武徇河北,诸将皆以为不可。是时左丞相曹竟子诩为尚书,'一' 
  父子用事,异劝光武厚结纳之。及度河北,诩有力焉。 
  注'一'竟字子期,山阳人也,后死于赤眉之难。见前书。诩音虚羽反。 
  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闲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一'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二' 
  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与铫期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注'一'从音子用反。横音胡孟反。 
  注'二'犹言凋残之后,易流德泽。 
  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一'至饶阳无蒌亭。'二'时天寒烈,觽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三'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异抱薪,邓禹椛火,'四'光武对醦燎衣。'五'异复进麦饭菟肩,因复度虖沱河至信都,'六'使异别收河闲兵。 
  还,拜偏将军。从破王郎,封应侯。'七' 
  注'一'舍,止息也。 
  注'二'无蒌,亭名,在今饶阳县东北。蒌音力于反。 
  注'三'南宫,县名,属信都国,今冀州县也。 
  注'四'椛音而悦反。 
  注'五'燎,炙也。 
  注'六'光武纪云,度虖沱河,至下博城西,见白衣老父,曰“信都去此八十里耳”,是自北而南。此传先言至南宫,后言度虖沱河,南宫在虖沱河南百有余里,又似自南而北。纪传两文全相乖背。夡其地理,纪是传非。诸家之书并然,亦未详其故。 
  注'七'应,国名,周武王子所封也。杜预注春秋曰:“应国在襄城成父县西南。”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一'进止皆有表识,'二'军中号为整齐。 
  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三'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四' 
  别击破铁胫于北平,'五'又降匈奴于林闟顿王,'六'因从平河北。 
  注'一'东观记﹑续汉书云“异□吏士,非交战受敌,常行诸营之后,相逢引车避之,由是无争道变□者”也。 
  注'二'言其进退有常处也。 
  注'三'隶,属也。袁山松书曰:“先时诸将同营,吏卒多犯法。” 
  注'四'多,重也。 
  注'五'北平,县名,属中山国,故城在今易州永乐县也。 
  注'六'匈奴王号。山阳公载记*(曰)*“顿”字作“碓”。前书音义闟音蹋,顿音碓。 
  时更始遣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一'将兵号三十万,与河南太守武勃共守洛阳。光武将北徇燕﹑赵,以魏郡﹑河内独不逢兵,而城邑完,仓廪实,乃拜寇恂为河内太守,异为孟津将军,'二'统二郡军河上,与恂合埶,以拒朱鲔等。 
  注'一'东观记“侨”字作“矫”。 
  注'二'孟,地名,古今以为津。 
  异乃遗李轶书曰:“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一'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二'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三'彼皆畏天知命,鷪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笱令长安尚可扶助,延期岁月,疏不闲亲,远不踰近,季文岂能居一隅哉?'四'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绝,'五'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是故萧王跋涉霜雪,经营河北。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岐慕周,不足以喻。'六'季文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七'转祸为福,在此时矣。如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初,轶与光武首结谋约,加相亲爱,及更始立,反共陷伯升。虽知长安已危,欲降又不自安。乃报异书曰:“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今轶守洛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