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释迦牟尼佛,不肯跟释迦牟尼佛学了,他结罪是在那一方面结的。他把那些人听经闻法得度的因缘断掉了,他结罪从那里结;跟他毁谤的这个人没有结罪,因为这边他没有报复的念头,没有瞋恚,所以他这边没有结罪,他要跟那边结罪。所以提婆达多死了之后堕地狱。
  佛说他堕在地狱,因为他成就佛的德行,让佛的形象更是明朗化,他有这个功德,在地狱里面过的日子跟忉利天一样。但不是忉利天,它是地狱,在地狱里头也有好日子过!你毁谤真正修行人,真正有道德的人,人家如如不动,你这种毁谤加给他的时候,让世间人看到,这个人真有德行,道理在此地,讲得通。没有这个反面,怎么能显得出正面?所以他做反面,显示出正面的更殊胜,道理在此地。
  所以一昧的修福,只是人天福报,我们不能够不懂。要了生死出三界,要修慧,要修戒定慧。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修净土的人,两句话很重要,「持戒念佛,以苦为师」,这两句话不能不做到。持戒念佛,以苦为师,不能贪图享受,生活愈艰苦,为什么?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出世的意愿强烈。如果生活很优裕,这个地方很不错,舍不得离开,对你往生产生障碍。这以苦为师,世尊在世给我们做了好榜样。持戒,我们不能不重视,现在佛法之衰,衰在哪里?衰在不持戒。为什么你不能持戒?你的烦恼习气太重,你持不了。不要说戒你做不到,十善你都做不到。这才使我们认真去检讨,发现佛讲得好,大乘一定是要以小乘为基础,这句话点醒了我们,所以我们在学《弟子规》。《弟子规》真正落实了,十善就没有问题。
  今天我到这边来,有位同修他要发心想出家,他来问我,我说:你家里面,你的父母同不同意?他说都同意。那很难得,但是你要具备出家的条件,出家条件是什么?出家的条件,落实《弟子规》,落实十善业,这是世法的善人,善男子、善女人;要出家还要加一样,《沙弥律仪》,有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你一定要做到,你才是真正出家人,真正佛弟子。如果你这个做不到,你出家就有罪过。谚语说得很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地狱门前僧道多」。为什么僧道都堕地狱?没有持戒。你本身造作罪业,那还事小,你破坏道家的形象,破坏佛法的形象,这个罪重!这个破坏形象等於是破和合僧,你让社会大众瞧不起佛法,谁的罪过?我们做得不像样子,人家才毁谤!过失不在他,在我们自己做得不好。所以真正要发心出家,就要把佛的形象塑好。
  从前李老师常讲,我们学佛的佛弟子要真干,持戒念佛,那我们是替佛脸上贴金,佛有面子;如果我们破戒、毁戒,那是在佛脸上涂粪,让佛丢人。出家不是容易事情,古人讲「非将相所能为」,将是元帅,相是宰相,都做不到。你怎样帮助佛,让佛荣耀,不要让佛到处丢人?我们能把这三样东西落实,那就是在佛脸上贴金,荣耀诸佛如来。这三样没有做到,好好的学,好好的修,统统做到了再出家,那你就没有过失了。所以「持戒念佛,以苦为师」比什么都重要。
  无论在家出家学佛,首先要修忍辱波罗蜜,什么都要忍。许多老同学跟我很多年的,你们都看到,我学佛五十四年不是一帆风顺,遇到多少挫折,还有非常严重的挫折,我们怎么过来?都是依照佛陀教诲,平平安安度过,决定没有怨恨。逆境没有怨恨,顺境没有贪恋,念念要与菩提心相应,也就是要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行行要与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相应,我们走在道上,这叫成佛之道!这是往生西方的大道,二十个字。你的心行跟这个有违背,你就偏差了,你不在道上;不在道上,你的目的地就达不到。这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做?你就完全依照《弟子规》跟十善业就决定不错。蔡礼旭老师讲的《弟子规》,讲了四十个小时,很详细!我劝大家要常常听,为什么?你还没做到。做到了也要常常听,为什么?还有许多人没有做到。所以我们这个协会总要有一段时间把它播出,大家一起来学习,不能不学,不学就乱,没有行持。只会念经拜佛没有用处,要把经义落实在生活当中,那就是《弟子规》、就是《十善业道》。在家同学只要具足这两样,《弟子规》跟《十善业道》,念佛就决定往生。天天忏悔,天天改过,依教奉行,没有不成就的。
  《十善业道经》上讲得多好、多详细,前面一段理论,很深!后面虽然讲的事,事看到好像是浅,实际上其深无底。为什么?十善业,到等觉菩萨还是修十善业,到如来果地十善业圆满,要不要修?还要修。为什么?修给不圆满的人做榜样。等觉菩萨看到,佛都在修十善业,我还能不修吗?不敢不修,不能不修,这才是真正善人。西方极乐世界,你要晓得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上品的十善往生极乐世界,心地真正清净平等、真诚慈悲。凡是希望这一生去极乐世界的不能不知道,修积功德的人不能不知道。修积功德跟修福不一样,功德就是菩提心,与菩提心相应的十善业是功德,与菩提心相应的《弟子规》是功德;没有菩提心是福德,有菩提心就变成功德,不一样!
  我们再看清凉大师《钞》里面,就是《大智度论》引用《阿育王经》,有这么一个故事,国王常常供养僧众,就刚才我们讲修福、修功德这段话。说「有一比丘,口内馨香,育王怀疑,试而验之,方知本有」。他口有香气,他是不是吃了什么东西?所以国王就验一验,验了之后,确实他没有吃什么香的东西,没有,这才知道他那个香气是本来有的,与生俱来。那么就问他:你为什么会有这香气?这个比丘也不是普通人,这修行证果的,所以他知道,「比丘答云,迦叶佛时,说法之果」,不是现在。迦叶佛是释迦牟尼佛前一尊佛,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第四尊佛,迦叶是第三尊。那个时候他就学佛、就出家了,到处讲经说法,所以得的这个果报,口里面放香气。
  大王又问他,「说法果唯尔也」,说法的这个果报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国王当然怀疑。他答覆说,「此是华报」,这就说明说法的果报非常殊胜,这只是花报而已。「问云,果报云何,因说偈云」,这就说果报。「大名闻端正,得乐及恭敬,威光如日月,为一切所爱」,后面还有,「辩才有大名,能尽一切结,苦灭得涅盘,如是名为十」。这个「十」就是讲十种殊胜的果报,这说法的果报。说法一定要如法,你要不修,你从哪里说?不能够契入境界,《华严经》,不能契入华严境界,你就没法子说;讲《无量寿经》,你一定要入无量寿的境界,念佛三昧。福报大小,随著你的功行浅深不一样,这就是说法果差别,花报、果报都不相同。
  我们看这个偈子里头十桩事情,第一个是大名闻,我们现在讲的是知名度,没有人不知道。第二个是相貌端正,为什么会端正?相随心转,你念念当中都是正念,说法的人常常想的是经教,所以他的相貌就端正。得乐,这个乐是法喜充满,儒家《论语》里面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得乐就是不亦悦乎。恭敬,别人见到你,对你都生恭敬心。不但一切人对你恭敬,一切鬼神对你也恭敬,为什么?你是真佛弟子,持戒修行,弘法利生。威光如日月,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仪表风采,威仪显著,像日月一样,也是现在我们一般人讲的磁场,这大家比较好懂。这说法的人心善、言善、行善,清净纯善的磁场,每个人接触都欢喜。为一切所爱,一切众生(我们讲的九法界众生)没有不欢喜的。如果是一个恶人,是个很凶的人,他那个磁场就不好,我们中国一般人讲杀气,某个人杀气很重,跟他一接触都寒毛直竖,想赶快躲起来,这情形有。
  再看底下一句,辩才有大名。能够答辩,这是显出他的智慧,他的善巧方便,没有人能够把他难倒,名称就显出来了。能尽一切结,结是烦恼,一切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尽是断,说法能断一切烦恼,为什么?天天劝人断烦恼,劝久了,自己不知不觉烦恼就断了。天天劝别人,所以我常讲天天劝自己,自他统统劝,劝别人未必有效果,劝自己有效果。为什么?遍数多了。我劝自己劝了五十四年,劝多了就产生效果,自自然然产生效果,烦恼轻、智慧长。我们不敢说自己没有烦恼,轻,比一般人轻得太多。烦恼轻一分,智慧就长一分;烦恼轻两分,智慧就长两分,就这么个道理。
  苦灭得涅盘。这里头总共讲了十种殊胜。如是名为十,十种殊胜。灭苦是一个,涅盘又是一个。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告诉我们,「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一切世间,总的来说,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这把一切世间包括尽了。别说,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里头有佛法界。佛法界有苦吗?十法界里面的佛有苦,他苦什么?无明没破。见思、尘沙都断了,无明还没破,那是他的苦。能离一切世间苦,这了不起,这是什么人?法身菩萨,不在十法界里面。
  这一法是什么?我们要重视,佛跟我们讲「常念思惟观察善法」。我们把这个句子念完整,罗嗦一点,因为佛经里省略,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观察善法,行为善。下面佛又说「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句话非常重要,只要有一毫一分的不善夹杂在里面,是能离世间苦,不见得是一切世间苦你都能离;如果没有丝毫不善夹杂,一切世间苦统离了,不可思议。《十善业道经》,所以它是成佛的基础,在佛法里面修,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决定不离十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纯善,他没有不善夹杂。
  不杀生,决定没有恼害众生的念头。什么叫恼?恼是叫众生生烦恼,这就是不善。你叫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这就是毫分不善夹杂。什么叫毫分不善?就是开玩笑,拿他来取笑,他很难堪,这些都是。我们骂,那就更严重了,那就不是毫分不善,有相当程度的不善;再要加以侮辱、毁谤、伤害他,那就是杀生罪。虽然你没杀害他,他的痛苦跟杀害差不多。有占人丝毫便宜的念头是偷盗,盗心。这些东西我们讲都讲得很详细,你要不听,你不懂。所以说学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常常犯,自己不知道,所以你修行没有成果,没有成绩可言。
  为什么念佛念了这么多年,功夫成片都没做到?我们看看《净土圣贤录》、看看《往生传》,你看里头多少念佛人,三年、五年就往生了,预知时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倓虚老和尚常常举谛闲老和尚有一个徒弟,锅漏匠,念佛往生的。锅漏匠跟他算是师兄弟,倓老也是谛闲法师的学生,锅漏匠也是的,常常举他的例子勉励我们。这个人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只学补破锅破碗,学这么一个手艺,靠这个谋生,非常艰苦。看到小时候在一起的玩伴,谛闲法师出家了,还不错,所以他是一定想出家。谛闲法师讲:你出家不行,你什么都不会,年岁这么大了,学迟了;不认识字,你不能诵经,唱念五堂功课你也学不会,你这么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