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微尘数音声。其状犹如因陀罗网。依一切宝水海住。一切乐音宝盖云弥覆其上。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金色须弥灯。】
  这个世界非常奇妙,不可思议。我们在这段经文里面看到,这个世界『纯一清净』。『微尘数音声』,或「纯一清净」,这个声音决定不是烦杂的声音,决定不是痛苦的声音。微尘数的声音是什么?肯定是如来说法的音声。音声何以那么多?使我们就想到法门无量。佛在这个世间,宣说无量无边的法门。微尘数的法门,当然就有微尘数的音声,大法宣流。
  这个世界很像极乐世界,是一个圆满的佛教大学,无论你想学哪一个科目,应有尽有。「纯一清净」,是法身菩萨居住的所在,这里头没有六道、没有九法界,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修学环境。菩萨在这个里面成无上道,我们在想像当中他们的进度一定是快速的,只有进步,没有退转,他没有退缘。
  『佛号金色须弥灯』,这个名号里面讲的三桩事情,一个是「金色」,一个是「须弥」,一个是「灯」。三桩事情都是比喻,比喻佛在这个世界教化众生的重点,教化众生的总的纲领。「金色」是比喻不变,不但是贵重,最重要的意思,不变。在五金里面,这属於金属,金银都在七宝当中。五金里面,像银、铜,受氧化之后它会变色,唯独黄金不变。所以金在五金里面一般人最喜爱。金之德,它表示这个德不变。圣人对於这个德行非常尊重。这是真正有大德的人,在任何状况之下他不会被利诱,不会被威武所屈服,他不变节,他禁得起考验。
  佛教菩萨,在九法界里面示现教化众生,决定不能被九法界所影响,不能被境界所转。凡夫做不到,常常在变,是什么原因?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放不下。所以境界现前,他立刻就想到与我有没有利益,与我有没有害处,他心就产生变化。志性不定,《地藏经》上讲阎浮提众生常常在变化,自己不能控制。
  所以佛教给我们修戒修定,非常有道理。真正持戒修定的人不会被境界所转,不被境界转就有能力转境界。经上讲「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佛菩萨有能力转境界,而不被境界转,我们凡夫差就差在这里。心常常随著境界转,而不能够转境界,不能在一切境缘当中保持著如如不动。这是在此地这个「金色」所表的义趣。
  「须弥」,这是我们这个单位世界之中最高的一座山,山名,佛称作须弥山。须弥是梵文,翻成它的意思叫妙高。我们要取它的意思,不要著相。高,容易懂,妙,不好懂。我们这个单位,这个单位世界,佛常常讲,日月绕著须弥山的中间在运行。须弥山的四方是四大洲。所以从前古德根据佛经上所说画了一个图形,当然现在人科学知识多了,看到这个图形都好笑。没有亲自见到这个事相,凭著想像,凭著听说想像,画这么个图形出来,当然不切实际,这是自然的现象。
  现在我们晓得,日月绕银河系转,银河系的中心那就叫须弥山。我们看看现在天文学家画的银河系的图,银河系当中确确实实是高出来的,这个形状像一个钵一样。也像我们中国农村里面戴的斗笠,当中高起来的,愈往边缘愈平。确确实实太阳系是在它的边缘上,不是在中心。从太阳系往这个中心,确实是高,这是一个很大的星系。所以黄念祖居士他给我说,佛经上讲的单位世界是银河系,他说的是有道理。须弥山就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中心现在科学家认为那是黑洞,有很大的引力,连光都被它吸收进去,妙!所有一切物质统统到那个地方消失了,光都不能存在。
  在银河里面,小的黑洞不少,中心一定是个很庞大的黑洞。佛经上是取意思,不是讲这个事相,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用「须弥」表什么?表自性。性德妙高,能生一切万法,这是妙高的意思。本来具足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这个相好,就是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大乘经上常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自性本具的相好。
  「灯」代表智慧,无所不照。日月还有照不到的地方,灯能照到。所以佛经上讲到智照,常常用日月灯,灯是无微不照,取这个意思。这一尊佛陀在微尘数音声世界,以这个纲领原则教化那个世间的菩萨们。因为它是纯一清净世界,教化法身菩萨。由此可知,金色、须弥、灯,都是如来果地上的德能,究竟圆满的德能。再看上面一层,第十一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宝色庄严。】
  这个名称也非常好。
  【形如卍字。依帝释形宝王海住。】
  这是依住。
  【日光名华云弥覆其上。】
  这是上空的庄严。
  【十一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佛号迥照法界光明智。】
  『宝色庄严』世界,世界的名称,从比喻上建立的。『佛号迥照法界光明智』,「迥」是远,深远;「迥照法界」是能照,「光明智」是所照。光明这个名词,我们一般人不陌生。光明的对面是黑暗。佛经上常常用它来表智慧,黑暗表愚痴,这是一个对立。破了愚痴,自性智慧才能向外透露。
  我们现前没有智慧。换句话说,我们这个心里头不放光明,心里面所含藏的都是烦恼习气,没有智慧、德能。自己一定要明了,要有自知之明。没有智慧、没有德能不怕,在六道里面,甚至於说在九法界里面,这都是正常现象。如果有智慧、有德能,怎么会到六道来?怎么会生活在九法界里头?尤其是六道众生,六道里面的欲界众生,欲界天以下的,愈往下愈苦,愈往下愈没有智慧。
  现代的人比起古人,在智慧上那差很多很多。现在人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工具,你说这不是智慧吗?在佛法里面讲不叫智慧,叫聪明;佛法里面称为世智辩聪,不是智慧。世智辩聪跟佛经上讲的智慧有什差别?这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佛法里面讲的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换句话说,心地清净,不生烦恼,那个叫智慧。科学家虽然很聪明,发明许许多多一般人都做不到的这些创举,但是他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他没有离开七情五欲。所以他那不叫智慧,那叫世智,世间聪明这个说法,世智辩聪。
  由此可知,佛所讲的是性德的流露,性德自然的流露。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它跟性德一定是相应的。随顺性德,这是智慧;违背性德,这是世智辩聪。差别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
  今天我们怎样向佛学习?学习佛的光明智,重要!这是入德之门,这是成佛之道的起步。做人心地要光明磊落,不自欺、不欺人,从这里做起。古圣先贤教人修养道德,求真智慧,积功累德,第一步说从「不妄语」始,这个话是真的。如果我们在这个人世间,常常心里想的、身体做的都见不得人,都不好意思为人说出,处处要隐暪,处处要粉饰,你说多可怜。这一种生活你想过得多苦?哪有心地光明磊落来得痛快?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心理、身体没有压力的人,真的要学古人。谚语说得好,「人如果不做亏心事」,说「夜半不怕鬼敲门」。由此可知,亏心事不能做。
  对人对事,都不可以亏心。亏心是昧著良心,唯图自利,伤害别人,所谓是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的事情不能做。伤害一切众生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也不能做!我们看到一只苍蝇飞到这个房间来,通常人把苍蝇打死了,为什么打死它?利益自己,我讨厌它。不是损他自利吗?它也是一条命,把它放出去不好吗?我们各人有各人生活空间,互相不干扰,这个好。为什么要伤害它?
  在这个房间里面,小虫、蚂蚁、蜘蛛常常看见,不能伤害它,把它请出去不是难事。请出去的方法非常容易。我们用一个玻璃杯,塑胶的玻璃杯最好,像苍蝇,蚊虫它们都喜欢亮光,都会爬到窗户上,我们用这个玻璃杯扣上,就把它放在外面去了。为什么要杀它?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不杀害它,它不会来骚扰我们。我们以至诚心跟它交往,不但这些小动物通人情,植物都不例外。花草树木我们爱护它,对它好,它也有回报!你看,仔细观察树木花草,你有爱心对它,好像它也是以笑面相迎。我们彼此生活在一起,多愉快!
  用诚意、用爱心,真正关怀照顾,对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样的修学,长年累月,不知不觉烦恼轻,业障消,智慧长了。爱心愈来愈大,扩展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那就跟佛号里面所说的「迥照法界」。从极微细的地方培养自己的智慧、光明,爱心、诚意,逐渐逐渐把它扩大,要扩大到虚空法界,这才真正有受用。再看上面一层,第十二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
  这讲距离。
  【有世界名金色妙光。】
  这世界名称好。
  【其状犹如广大城郭。】
  这个世界的形状,像一座大城一样,城市一样。
  【依一切宝庄严海住。道场宝华云弥覆其上。】
  上空的庄严。
  【十二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佛号宝灯普照幢。】
  佛号表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能,光明确实是第一,最为显著。德能、相好都从光明当中发现,这个道理、事相我们能够想像得知。所以佛号,这个世界名『金色妙光』,佛号名『宝灯普照幢』。「幢」,高显之意,我们现在人讲非常明显,普通一般人都能够觉察到。不需要智慧高、德行高的人才能见到,一般普通人都能见到,这一点的意思很深。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为人演说,他自己的形相就是一座宝灯;宝是比喻的德,灯是比喻的智。道德、妙智,或者经上常讲的妙慧,都一个意思。从他的形相、从他的身相上表现出来!普照世间,人人都能见得到。
  在中国古时候孔老夫子,他老人家的智慧、德行都被当代、后世人所称赞。我们到今天耳闻都能够生起仰慕之心,尊敬之意。夫子之身岂不是宝灯吗?夫子之宝是什么?在《论语》,他学生们所说的「温、良、恭、俭、让」,这是孔老夫子之宝!那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我们也有,我们被烦恼盖覆住了,丧失掉了。夫子处事待人接物,温,温和、善良、恭敬、容忍、事事能退让,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在孔老夫子一生当中,行持里头流露出来。宝!我们要学习,要把它变成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表现的。
  夫子一生教导学生的总的纲领、总的原则是什么?后世读书人总结孔孟;孔子说仁,孟子说义!换句话说,仁、义这两个字是他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落实在伦常上,五伦、五常、八德,这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为什么说孔曰仁,而孟曰义?伦常道德,古圣先贤遗留下来的,夫子述而不作,把它发扬光大,他真做到了。儒学,如是而已。佛学,印光大师总结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说得好!性相、理事,面面都说到了。
  我自己学佛五十年,我五十年也有一个心得报告!我的心得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是经上常讲的「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这一句话不好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