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先生怕的是什么,这两个太监是大汗特意命人抓来的,盛京缺少太监,回去了正好让他们伺候大妃,省得大汗老是不放心!量他们也跑不了,要是跑了,我一人一马就能将他们追到,到时一人一下,咔嚓,咔嚓的都剁个稀巴烂。”说着众人哈哈大笑。外帐的两个被俘的太监一听到于他们有关,马上支起了耳朵,这大帐也是有些年头了,漏了很多窟窿,隔着帐布声音清晰可闻。 
  “谁说要这两个太监回盛京的,你们那里知道,这两个太监是……”说着范文成的声音小了起来,只隐约听见祭旗、杀牲什么的,两个太监于女真人的习俗并不知道,还以为要拿他们开刀呢。这时只听鲍承先说道: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为这两个小太监大汗为何如此紧张,派我们几个来看守,这俩人也够倒霉的,活不了几天了!”一听这话两个太监面面相对,脸色具是煞白,心中狂跳。 
  这时又听另外一个声音说道:“那范先生,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为何大汗一直不再进军呢,放着这样好的机会,岂不是可惜了么?” 
  范文成显然是个文人,说话声音不大,可是仔细听还能听出个轮廓来,只听得他说道: 
  “这次撤兵,并不是我们打了败仗,那是大汗的妙计。你不见到么?大汗单独骑了马逼近敌人,敌人军中有两名军官过来,参见大汗,商量了好久,那两名军官就回去了。大汗和袁督师已有密约,大事不久就可成功。这事不光有袁督师参与,还有朝鲜的李开阳呢,大家商量要三分天下呢!” 
 
 
 
  
第四卷 披荆斩棘 第二十五章 群英会蒋干中计(二)
 
  却说范文成话音一落,两个太监面面相觑,这未免过于惊世骇俗,两人一时间无法接受,堂堂的袁督师竟然会通敌卖国,任谁也不敢相信,可是范文成接下来的话却也叫二人逐渐相信了。 
  只听另一个声音再次响起:“不会吧,老汗王归天与袁崇焕有莫大的关系,大汗怎么能和他谋划呢,这不会是袁崇焕的缓兵之计吧?”这也正是两个小太监的疑问,世人都知努尔哈赤是在宁远中炮受伤最后不治而死的,说袁崇焕和皇太极一起谋划,这正是最大的疑点。 
  “你们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汗王是伤在宁远,可是后来伤早就好了,难道你们没听说老汗王之死李开阳有最大的嫌疑么?告诉你们吧,千万不要外传,大汗已经查明李开阳才是汗王之死的罪魁祸首,试问以他的医术汗王怎么会突然不明不白的归天呢,要知道李开阳正是最后给汗王看病的人,而且汗王一直在服用他制的伟哥。”范文成故作神秘的说道。 
  “什么,原来是这样!”范文成一席话在场众人均是大骇,鲍承先等自然是装作骇人听闻,而两个小太监才是真的闻所未闻女真的这等莘密。 
  “那大汗为何还要和李开阳一起谋划呢?”皇太极这个反间计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再加上有范文成从中润色,让人听得不能不信。 
  “李开阳,他是什么东西,也配和大汗谋划!”范文成不屑的说道,一提道我他声音有些不受控制的升高了,让两个小太监听的十分清晰。 
  “告诉你们吧,大汗真正敬重的是袁崇焕这样的英雄,李开阳不过是个小人,就懂得阴谋诡计,大汗此举不过是引诱他上岸,试问李开阳有朝鲜水军,假如他不登岸,我们也耐他不何,此人最是重利,又野心极大,只有许以重利方能诱其登陆,到那时袁督师和大汗已经将崇祯皇帝抓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李开阳还不是手到擒来。如此一来整个天下还不是袁督师和大汗说了算,告诉你们吧,早在关外的时候袁督师就和大汗商就量好了,此计得手后就和当初大宋朝一样画江而治,我大金国也不贪心,有了长江以北便足够了。”范文成一席话说的合情合理,丝丝入扣,此时已经不容的人不信。内帐的众人无不叹服皇太极的英明神武,一时间歌功颂德的话说了一箩筐,随后也不知是谁建议,这漫漫长夜若是没有酒如何度过,于是没多久帐内就传来了吆五喝六的行酒声,肉香四溢,众人居然真的喝了起来,而且气氛还蛮浓厚的。 
  两个小太监你看我,我看你的,一时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听到了如此秘闻心中惊骇,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而忐忑不安,直到后半夜,来来往往送酒端菜的人终于停了,内帐的呼喝声也逐渐平息,敢情是众人不胜酒力,一个个都爬倒了,不一会就鼾声大作。 
  两个太监互相对视了一眼,均明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与其在这里坐着等死还不如冒险一搏,于是开始了自己的逃生计划。由于没把二人当回事,所以只是捆了手臂,俩小太监互相口脚并用解脱了绳索,趁着夜色没命的奔逃。两人的逃逸出奇的顺利,这自然是受到了皇太极的关照,只是在快要接近明军阵地的时候后面才有追兵响起。 
  看来女真人还是发现了,俩人恨不得爹娘多生一条腿,玩命的向前跑,边跑边大声喊“救命”,惊动了明军,这时跑在最后叫做王成德的太监一个不留神跌倒在地,再想爬起来已经迟了,追兵的箭如同飞蝗一样射来,转眼间就变成了刺猬。跑在前面的杨春受到了刺激,绝对是以百米世界纪录的速度在作最后的冲刺,这时天色已经渐明,明军看清了杨春的服饰知道是自己人连忙放箭还击,这才保住了杨春的性命,可是追兵兀自不善罢甘休,又进行了好几轮冲击,见实在无效,才怏怏的丢下十数具尸体撤退。 
  杨春此刻惊魂未定,嘴里只喊着要见皇帝,这座大营正是满桂统领的,见敌军如此“重视”此人,连忙上报给满桂,杨春口口声声有重要军情要面见皇帝,满桂见他是太监的服饰,此刻正值两军交战。料是紧急军情不敢怠慢,以最快的时间将杨春送到了崇祯的面前,于是崇祯皇帝就成了最先惊悉这个天大的要颠覆他大明王朝阴谋的人。 
  当天早朝,崇祯召袁崇焕和祖太寿进宫,结果问不了几句,就喝令将袁崇焕逮捕,囚入御牢,罪名是阴谋叛国,在崇祯眼里不管这事是真是假,还是先抓起来再说,这样才稳妥,否则自己不就成了汉献帝,袁崇焕也就成了曹操。要知道曹操一开始也是忠于大汉朝的,可最后权势高了,自然耐不住诱惑,谁能保他袁崇焕就是大大的忠臣,而不是曹操呢?宁可枉杀一万,不可错过一人成了崇祯此刻坚贞不渝的信念,任何人都不可动摇,任何人都不可信任。 
  其实和历史不同的是关于我毒杀努尔哈赤的谣言,这时崇祯也有所耳闻,这就排除了袁崇焕和皇太极杀父之仇的嫌疑,也使得崇祯越发的认为自己和那个可恶的李开阳才是这场阴谋最后的受害者,偏巧这时另一个消息传到了北京,我带着无数艘大船在塘沽登陆,这无疑让已经乱的一锅粥一样的明朝朝廷乱得更是无以复加了。同时也间接的证实了杨春所言非虚,皇太极和我现在已经是事同水火,我此时在塘沽登陆,用意不言而明,那肯定是也参与了这项阴谋,自认为自己英明神武的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罪名更是确信无疑。没想到我间接的帮了皇太极,这事皇太极也是惊骇非常,骗局中我的出现不过是为了让这个骗局的可信度更加高一些,可没想带到我真的出现了,皇太极此时不知道是高兴呢,还是忧愁呢,我李开阳一来准没好事。 
  再说祖大寿眼见之下,吓得手足无措,六神无主的出北京城后又等了三天,见袁崇焕始终没有获释。崇祯派太监向城外的关宁铁骑宣读圣旨,说袁崇焕谋叛,只罪一人,与众将士无涉。这时崇祯皇帝还天真的人为这些士兵还是忠于他这个皇帝的,又或许也知道这些人必须安抚,否则会出大乱子,所以才幼稚的派人来宣旨。总之圣旨是到了,可是结果却让崇祯大跌眼镜,众兵将在城下嚎啕大哭,祖大寿与何可纲惊怒交集,立即带了部队回锦州去,正在兼程南下赴援的关宁主力部队,在途中得悉主帅无罪被捕,北京城中皇帝和百姓都说他们是“汉奸兵”,当然也就掉头而回。 
  中国历史上甚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但敌军兵临城下而将城防总司令下狱,却是第一次发生。 
  却说崇祯见祖大寿带领精兵走了,不理北京的防务,这一下可急起来了,忙派了内阁全体大学士与九卿到狱中,要袁崇焕写信招祖大寿回来。袁崇焕也是倔脾气上来再加上心中不服,死活就是不肯写,他对众人说:“皇上如有诏书,要我写信,我当然奉旨。再说,我本来是督师,祖大寿听我命令。现今我是监狱里的犯人,就算写了信,祖大寿也不会重视。”实际上袁崇焕就是想让皇帝低头认错,这如何了得,皇帝是什么,那可是英明神武龙的子孙,是天子,天子会有错么,有错也得错下去啊。 
  于是可爱而迂腐并且执拗的崇祯始终不肯低头,此时他脑中也闪现出《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的一幕,要知道崇祯皇帝自幼就爱看史书,这故事他如何不知道,难道自己也中计了,崇祯皇帝反复不断的问自己,但是皇太极所编造的剧情太过合理了,再加上我无意中的配合,使得这个反间计看不出一点破绽来。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无数次的否推翻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变得坚定起来,也不派人去找袁崇焕召回祖大寿了。 
  历史上最终袁崇焕还是写了信去召回祖大寿的,那是在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的劝说下才同意的,当时余大成劝袁崇焕说:“你的忠心和大功,天下皆知。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终须以国家为重。”袁崇焕想到了“以国家为重”五字,于是克制了自己的倔强脾气,写了一封极诚恳的信,要祖大寿回兵防守北京。可惜,现在就是袁崇焕想写信也写不了了,因为崇祯皇帝已经不再信任他和他的关宁铁骑了。 
  带着兴奋和不安我带领自己的一万精骑在塘沽登陆,明朝的海防年久失修,根本无法阻挡我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象征性的放了两炮后明军撤离了塘沽,让我轻而易举的登陆成功。登陆成功的我马不停蹄,各派三千骑兵分别攻占已经被八旗占领的永平、遵化一带这样就切断了皇太极的两条重要退路。留守的四千骑兵不断的在天津附近出没,仗着有坚船利炮,我军在沿海可以说肆无忌惮,将各处要隘统统的收归自己的手中,而负责运输的船只,则返回朝鲜继续运送第二波后继部队,只留下火力最猛的十几艘战舰负责协防。 
  皇太极这阵子也没闲着,八旗于数日前攻克良乡,得到袁崇焕下狱的消息,皇太极大喜,立即自良乡回军,至芦沟桥,击破明副总兵申甫的车营,迫近北京永定门。 
  说到申甫自是还有一番有趣的故事,这申甫的所谓“车营”,是崇祯在惶急中所做的许多可笑事情之一。申甫本来是个和尚,异想天开的“发明”了许多新式武器,包括独轮火车、兽车、木制西式枪炮等等,自吹效力宏大(这吹牛的本事恐怕和我有的一比,只可惜他只知道吹牛,也不看自己的本钱够不够)。崇祯信以为真,立即升他为副总兵,发钱给他在北京城里招募了数千名市井流氓,成立新式武器的战车部队。大学士成基命去检阅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