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小张大人居正,堂堂殿试第六,选庶吉士,清贵无比。然后在翰林院喝茶十年,至今一事无成……像他这样的京官比比皆是,许多人就这样混吃等死半辈子,最后光荣退休,或者在某次大佬的政争中,成为了被殃及的池鱼。

  塞翁失马焉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就是这个意思。

  ~~~~~~~~~~~~~~~~~~~~

  再说宦海浮沉途,仕途凶险,将来最靠得住的,就是这帮同科同年……大家这些菜鸟得相互通气,扶持提携着,才能在弱肉强食、鬼怪林立的官场上站住脚。换言之,就是打架要一起上,甭管有理没理;有好处要先想着同年,甭管合不合适。虽然很操蛋,却是想要在官场上生存下去的铁则。

  其实会试以后,这帮同年便串联过了。现在相互间熟稔的很,但沈默是个例外。他回来就醉了,刚醒过来,除了那些浙江老乡,竟是一个都不认得。

  不过不用急,因为他现在的名头太响了,同年们都竞相的过来拜会,沈默自然不会托大,热情周到的面对每一位新认识的童年,令人如沐春风,好感陡升……本来他们还担心,这位中了会元也不露面的仁兄,会不会太傲太不好接触?现在一见,担心尽去,无不心悦诚服。

  正在大家的感情急剧升温时,卯时到了,钟响门开,宫门前登时一片寂静,紧张的气氛猛的从角落里钻出来,占据了每个人的心田……都说是不在乎,但谁不想考个好名次,选个庶吉士,将来入阁为相呢?所以事到临头,都提着一股劲儿,想要最后冲刺一把呢!

  这时候天已经亮了,官员们开始入宫,考生们则站在一边,用崇敬的目光望着,身着蟒袍玉带的大学士;用羡慕的目光望着,穿大红官袍,系金银腰带的尚书侍郎;用淡然的目光,望着穿青袍的主事、员外郎,心说:“这就是我进步的阶梯啊!”

  等官员们进去完了,贡生们的意淫也告一段落,便有礼部的礼赞官高声道:“宣嘉靖丙辰科贡生进!”

  考生们赶紧在宫门前列队,在引导官的带领下,鱼贯往西苑进去。在进门以后,竟然还能每人领取宫饼一包,雪梨汁一瓶……不仅要让人感叹,公家待遇就是好,这才刚考上,就开始包吃包喝了。

  心潮澎湃的跟着礼部官员,穿过幽深的门洞,广场两侧的朝房使通往紫光阁的道路显得十分狭长。但又穿越两道宫门后,忽然看到一片极开阔的平台,白石栏子,雕龙望柱,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桌椅,更衬托着尽头那高高在上、体量宏伟高大的紫光阁雄伟无比…

  感受到皇宫的威严肃穆,贡生们无不升起由衷的敬畏之感,在他们眼中,皇帝住的地方,就是皇宫无疑了。

  早先进来的官员已经分立平台中的红毯两旁。贡生们也在引导下,分左右站在官员的身后。

  待所有人站定,平台上乐声大作,黄钟大吕、萧笙簧笛、编钟铜磬相伴而奏,真是声彻九重,荡涤人心,令大殿里的官员和贡生们无不面色肃穆起来。

  ~~~~~~~~~~~~~~~~~~~

  就在这奏乐声中,大明九州十方、兆亿子民之主——嘉靖皇帝朱厚熜,出现在紫光阁前。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万岁之声,总是那么的迷人,多年不上朝的嘉靖帝,分外享受的想道。

  便开始讲话,当然是那些套话空话,一点用都没有的领导讲话了。

  但许多大臣都分外激动,心说陛下啊,我们分开真是太久了,好想再回到从前,虽然天天早朝我们也受不了;至于那些第一次目睹天颜、聆听圣训的贡生们,更是激动的泪流满脸,虽然没有尖叫呻吟声,但好几个竟然昏厥过去。

  看到这一幕,嘉靖帝感觉很爽,讲得更大声了。但沈默却知道,贡生们不是为了见到皇帝激动的晕厥,而是在缅怀和拜祭那段漫长龌龊、不堪回首的士子生涯。

  不过他倒没么特别的感觉,毕竟一路考试蛮顺利,没体会到那么多的苦楚,也没有那么多的不如意需要吊祭,甚至还有闲心偷偷看穿上龙袍的嘉靖皇帝,暗道:“这才像个一国之君嘛,整天穿个道袍成何体统?”

  就在胡思乱想中,皇帝终于讲完了。他持起裁刀,将黄案上的试题亲自开封,然后授予身边的大学士严嵩,严阁老手持着试题,苍声道:“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殿试,开始!”然后将其转交给礼部尚书赵贞吉。

  在山呼万岁中,皇帝退场,那些被拉来充场面的官员们退场,只留下大学士张治,礼部、吏部两位尚书,以及一干礼部官员,这十几位便是此次殿试的监考官,阵容豪华无比。

  在监考官的指令下,贡生们依次在考桌后坐下,待所有人都坐定,一脸正气的赵贞吉便朗声道:“诸位,本次殿试分上下午两场,上午三个时辰,辰时开考,考时务一题,限一千字,午时末必须交卷;下午陛下赐膳之后,未时考第二场……”

  话音未落,举众哗然,有贡生纷纷问道:“敢问大人,多少年殿试都是只考策问,为什么要改变规矩?”

  赵贞吉重返京城,正是踌躇满志,要大展拳脚的时候,闻言冷声道:“考场喧哗,成何体统?莫非不想考了么?”

  这话杀伤力太大,超出了贡生们的承受范围,立刻压得考场上鸦雀无声。

  这时吏部尚书李默又道:“你们已经不是平民士子了,你们是“中式进士”,未来大明朝的官员!就必须有应变的能力,不然怎么面对千变万化的政务?”考生们虽然不服,但没人敢反嘴……要是上了吏部尚书的黑名单,还混个啥劲儿?

  李默却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狠角色,登时拉下脸道:“谁要是不服气现在就可以出去,我大明朝不需要你这样的官员!”

  这下大家彻底老实了,连眼中的怨念都得藏到心里去。

  大学士张治是个老好人,便笑眯眯道:“这殿试呢?本就是优中选优,又不黜落谁,不必像乡试会试那么严格,法子灵活一些,是有益无害的。”说着挥挥手道:“答卷吧,马上辰时了。”

  礼部官员这才开始散发题纸。那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每页长十二寸,宽四寸。上有红线直格,每行只准写二十四字,要求每个字都用馆阁体,写的饱满工整。

  最后才发下试题,题目是——“祖宗法度乃立国之基,然太祖禁海,太宗开禁,祖宗何以有别?吾辈何从?”

  第五卷 京华烟云雪满天 第三四一章 如何中状元

  评论太祖太宗谁对谁错?还要不要命了?不是发错卷子了吧?

  看到这种考题,贡生们的汗水刷一声便下来了。这哪是考试啊,这是把俺们往火上架着烤啊!

  沈默看到题目也是微微皱眉,但他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儿……昨天张居正告诉他,鉴于局势若斯,绍兴知府唐顺之等上疏,请重开福建、浙江、广东三市舶司,此疏一上立刻惹起了轩然大波,朝中大臣分成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认为当仿效太宗例重开海禁,另一派则坚持太祖立下的规片板不下海。这阵子两派人是天天吵、日日辩,从朝堂吵到家中,从内阁辩到六部衙门。想不到这股争论,竟然直接变成了本次殿试的考题,让贡生们对此发表看法。

  其实不只是他,大部分考生都是消息灵通,耳聪目明的,见先前会试考题便是“生财有大道”,现在又出来个“该不该开海禁”,其背后的意思不言而喻——

  大家都是考了几十年试的人,自明白想要殿试独占鳌头,一篇符合圣意的策论十分重要。如果皇帝看后很满意,状元的头衔就会十拿九稳的到手。所以“妄揣上意”虽然非法,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南宋辛贡士黄由,就是因为揣测圣意,摸准了志向高远的孝宗皇帝心雪耻却又惨遭失败后,急需心灵上的安慰,便以“天下未尝有难成之事,人主不可无坚忍之心。”为论点,写了一篇策论。登时把孝宗皇帝感动的眼泪哗哗,认为此人立论正确志向高远,特别是“坚忍”二字,大慰朕心,立即拆开试卷弥封,方知是吴县举子黄由,立刻点为状元。

  像黄由这样取得好成绩不在少数,比如说洪武十八年的练子宁;建文二年的胡广;成化二年的罗伦,等等,可见写出一篇迎合上意的文章才是王道!

  所以生们无不幻想着像黄前辈那样,能够摸准皇帝的心思人家黄由等人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对孝宗皇帝的脾气性格,抱负志向都一清二楚。而这些平日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后辈们,恐怕连到底哪几个省遭倭患,俺答是鞑靼还是瓦剌都说不清,更别提去了解那位堪称史上最神秘的嘉靖帝了。

  好在有沈会元的会试程文在,大家都已经细细揣测过,对文中鼓吹重开市舶司的好处印象深刻所以全都依葫芦画瓢,慷慨陈词,力述开海禁之优点,不开海禁之害处,恨不得将大明所有的沿海城市,都变成市舶司才好……

  ~~~~~~~~~~~~~~~~~~~~~~

  但嘉靖皇帝的想法果如此么?

  沈默不这么认为,他进考场之前,便提醒琼林社的六位老兄,谨记“曾铣之败”!

  其实不只是考前,在这几年里位老兄反复被沈默提起,当做认识嘉靖皇帝的反面教材。其经历大致如下:

  曾铣时任兵部尚书总督三边,位高权重比当今太尉杨博还甚,在长期抗击北方蒙古的过程中,发现蒙古人之所以想抢就抢,想走就走。根源就在于朝廷失去了河套的区这个重要的战略缓冲,于是。曾部堂以满腔的报国激情,写下了那篇誓要恢复河套的檄文“此一劳永逸之策,万世社稷所赖也!”

  应该说,这是谋万世的上策,且完全具备可行性,并不是不着边际的胡吹一气,如果朝廷照准。在三边威望很高的曾铣,还是有希望达成这一目标的。

  但是后续发展呢?起初嘉靖帝也破天荒的激动了,当即表示同意,还激动的没法修炼,主动召集内阁商议,大有明天咱们就去削了俺答,夺回河套的架势!

  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曾铣斩首,妻子流放两千里;大力支持他的内阁首辅夏言更惨,弃市,妻子流放广西,从子从孙削职为民。

  一件大明朝头号二号都支持的好事,居然变成这个结果,原因出在哪里呢?

  其实还是在嘉靖皇帝身上——不是每个皇帝都梦想着建功立业,开疆拓土,至少在专心修炼的嘉靖帝看来,建功立业太遥远,平平淡淡才是真……

  所以激动……确切说是冲动过后,嘉靖帝开始打起了小九九……收复河套固然是泽被子孙的好事,可要是不顺利呢?谁来收拾烂摊子?而且即便顺利,国家要进行战争动员、要征集粮食,要调兵遣将,要运筹帷幄,不累死也得烦死,这样的日子想想就头大,才不要过呢!

  于是很快自食其言,下诏曰:“今逐套贼,师果有名乎?兵食果有余,成功可必乎?一铣何足言,如生民荼毒乎?”意思是,复套这主意不错,可还有很多问题没法解决,比如说没有一个合理的名义、士兵粮草也不充足,仅凭曾铣一言,万一打败了,老百姓可就遭殃了。

  当然这都是所谓的托辞,其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